
佛法:放下对生命的执著
佛教提倡,一个人患上绝症之后,就不要再期待奇迹出现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悲观,而是因为有时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贪欲,它会让你忽略当下不该忽略的东西,会让你不能坦然,不能快乐,不得安宁,也无法及时处理许多该处理的事。所以,你只有放下,不要考虑别的...
佛教提倡,一个人患上绝症之后,就不要再期待奇迹出现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悲观,而是因为有时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贪欲,它会让你忽略当下不该忽略的东西,会让你不能坦然,不能快乐,不得安宁,也无法及时处理许多该处理的事。所以,你只有放下,不要考虑别的...
病时可服药,精进更念佛。痛苦甚剧时,切勿大惊怖。 病苦宿世业,今当了偿之。衣服并诸物,当即施他人。 若是有上师,祈师说妙法。更说以往善,令生大欢喜。 疾病包括两种:第一,能治好的病;第二,尽了人力之后仍然不能改变结果的病。对于这两种病,在佛...
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修行法门,持咒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净土宗念诵“阿弥陀佛”,有些人持大悲咒;香巴噶举的行者则念诵“奶格玛千诺”,意思是“奶格玛请加持我,奶格玛请眷顾我”;其他教派的行者也有他们的念诵方法和内容。但无论持什么样的咒语、无...
若是病重时,更应嘱家人。凡来探病者,请为助念人。 勿谈闲杂事,不发是非语。一句弥陀佛,能消多劫罪。 奶格玛千诺,亦能救诸苦。更能超鬼神,化解怨仇毒。 消除诸业障,万修万人去。病重多发愿,希冀求净土。 如是寿已尽,虔心定往生。世寿若未尽,专诚...
世间最大事,莫大于生死。举世滔滔众,无有幸免者。 若人欲自利,当早宜计虑。眷属若得病,势难痊愈时。 宜发孝顺心,劝彼常念佛。能行为真孝,能劝为真慈。 若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当知他之果,转瞬轮到我。 上一章的内容,主要针对追求终极解脱的人。...
意生身宛若水中影像,有根受想行识却无四大。 见父母和合而生贪入胎,结胎的感觉相异太多。 业力清净者觉胎藏是精舍,有的贪鄙有的期望。 旁生者多风雪雨驱赶,寻觅躲藏处才堕入胎门。 受生地狱饿鬼者多被狱卒解押,狱卒授记其业相续结生 他们大多在七天...
为了便于记忆,我在下面两节中,以道歌形式,对上边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强调: 当临死八相现前之时,有五蕴四大等返摄之相。 眼识内返时眼所摄色入声,眼之力弱不能见物。 耳识散灭时耳所摄声入香,你虽有外耳却听不见外声。 鼻识散灭时鼻所摄香入味,虽有鼻...
资质更劣者,当选择产门,犹如那瞎马,游荡于陌路。 业力如缰绳,牵你达六趣。平时若无修,中阴认不清。 虽然受万苦,仍渴望受生。因由失望故,在中阴悲泣, 见人嬉笑时,会心生憎恨。若是己财物,将被人弄走, 心因再贪恋,更起憎恨心。 若人辱遗体,心...
与天有缘者,见天庭财用,天子美天女,起愉悦之心。 体柔软有香,更现彩虹身,贪恋天上色,由贪而往生。 当生非天者,见非天勇士,甲胄闪寒光,挥舞诸刀锋。 武器如闪电,生贪而往生。当以慈悲力,化解憎恨心。 若与人有缘,则见安乐富,思欲以该处,作为...
若是修密法,可借传承力。进入中阴后,至诚求三宝。 若未明心性,不识子光明。可以诵佛号,或是持真言。 净信香巴者,祈请奶格玛:奶格玛千诺!佛母大悲心。 众生有求时,视若诸佛命。密乘之行者,可祈请上师。 或持本尊咒,随缘做救赎。若无诸传承,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