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上师
问:金刚上师有哪几种类型? 答:金刚上师不是一种通称,像某某堪布、某某格西,对谁来说,他都是某堪布、某格西,而金刚上师不同,只有为自己灌过顶,或传过密续,或传过密法诀窍的上师,才成为自己的金刚上师,又称根本上师。可见,是不是金刚上师,要看针...
问:金刚上师有哪几种类型? 答:金刚上师不是一种通称,像某某堪布、某某格西,对谁来说,他都是某堪布、某格西,而金刚上师不同,只有为自己灌过顶,或传过密续,或传过密法诀窍的上师,才成为自己的金刚上师,又称根本上师。可见,是不是金刚上师,要看针...
问:现在末法时期,如何找寻、鉴别善知识? 答:在末法时期,虽然如续部典籍中所说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极其难得,但作为合格的上师,至少应该满足这样一些条件:首先是具有无伪的菩提心,其次是精通教法,能应弟子的需要完整传授某一解脱法门,第三是戒律清净...
问:为什么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如此关键?我们怎样理解上师是一切功德和成就的来源? 答: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至为关键,是因为金刚乘的入门、修学及成就都直接依靠上师的加持。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师是具德上师,也就是真正符合资格要求的上师。在...
问:好友知道我学佛后很不理解,总想劝我放弃,我跟他们解释佛法,却招来更多的反对,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保持与他们的友谊又可以继续自己的修行? 答:不要动摇自己修行的决心,也不要扰乱他人的心。继续你自己的闻思修行,让周围的人通过你的身心变化逐渐对佛...
问:一个人在修行时若谨遵“不惹众生起烦恼”的教言,那么势必要身段柔软,有求必应,但众生中若有人踏破我们的底线,做了恶,那么是该维护众生的喜乐还是维护修行的准则? 答:看见别人造恶,我们有能力劝阻的话,应该劝阻,态度要坚决,语气、方式要柔和;...
问:如何训练慈悲心?到底幸福快乐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 答: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另一项训练是专注,制心一处...
问:什么是善良?行善都包括哪些行为?单纯的捐助他人,而忽略了其他的行为也可以吗? 答:简单地说,善良就是没有伤害之心。以帮助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为出发点的行为,都可视为善行。 你所说的“单纯的捐助他人而忽略了其它行为”,我想大概包括几种情...
问:如果只有一杯水,该给自己喝还是该给别人喝?如果慈悲的代价是害己,还需要慈悲吗?慈悲的限度是什么? 答:我觉得慈悲无所谓限度,能慈悲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内心开放的能力。如果只有一杯水,上等发心的人会选择给别人喝,中等发心的人会与别人分着喝...
问:提到苦苦、变苦、行苦等似乎让人觉得佛法总在突出生命的苦,那么关于生命的幸福和快乐呢? 答:佛法不是故意强调苦,它只是叙述现实的情况。彩云易散琉璃脆,从来好事不坚牢。说快乐,是在过程中;说苦,是结果。站的高度不同,所见远近不同而已。 其实...
问:违缘是顺其自然还是当断则断? 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违缘”具体指什么,所以很难笼统作答。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障难,应采取的态度和对策会不一样。不同的人,由于脾气秉性、根器、福报、因缘各异,在同样情况下,面对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