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刚晓法师文集(刚晓法师楞严)

学佛百科2023-05-0879

刚晓法师:什么是皈依三宝,佛教网

皈依佛、法、僧,为皈依三宝。森芦顷皈依佛是皈依自性佛(众生的本性都是佛,见此陆性即可成佛)。皈依法是皈依佛法,即成佛之法。皈依僧是依止传法僧(指哗段引大众明心见性的出家僧人)。

刚晓法师好像是佛教界比较另类的很有个性的法师 ??

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核知的认识和态度,大众认可的是否太逗局世俗,大众不认可,是否是另类?究竟改指消什么是对的,是没有定数的...

同样一棵树,站在南方看它,那它是茂盛的,站在北边看它,那它是普通的,站在天上看,它是渺小的,站到地上看,它是粗壮的...

凡事没有定数,只有认识的方向和角度不同......

唯识大家刚晓法师说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区别:说一个哲学家们举的例子。

《长爪梵志请问经》摘:佛32相80好由来:

佛戒杀害有情生灵。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金身

佛戒盗窃居安思危。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花手

佛戒淫邪老病死苦。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神彩

佛戒妄语自欺欺人。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长舌

佛笑磨戒酒醉催生丑恶。得威仪庠序如师子行。威武

佛戒歌舞倡艳假事。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周正

佛戒花蔓璎珞衣服。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体香

佛戒非时饮啖食物。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贝齿

佛戒骄恣奢侈住床。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莲胎

佛戒轻慢拜师行礼。得顶上肉髻圆满姝好。顶珠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柩就是你心头

人身无缝玲珑塔

极乐世界神在修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耻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行

一切我碰裂斗今皆忏悔

看见真佛为开光

看见假佛为闭光

不分真假盲目信仰骗光你钱 ·臭和尚那么能你叫他把地球也开一下光。

真佛像需要烧香上供

假佛像需要砸毁烧掉

任何东西都有真假之分·亲爹都有假的·学吧·详细q我

身是菩提树,

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源中惹尘埃。

——————神秀和尚。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和尚。

菩提树之下,

太子把佛成,

再说没有树,

把你狗嘴缝。

——————你阎王爷。

好男不白吃出家饭

好女不白穿出嫁衣

施主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欺心不实报,

披毛戴角还。

《出家功德经》末法时期,寺庙只要钱不要人,如果有人【包括和尚】障碍出家,生生世世要得瞎眼报。做人要瞎眼报,做畜生要瞎眼报,做鬼也要瞎眼,即使到地狱里,还要受瞎眼报,

你可以到任何寺庙说:我要出家·你不批准·你若不收·你将来·你和你生的孩子耳聋眼瞎·非残即傻·ok了

末法时期·一多半寺庙和尚都是附佛外道骗子·

【学佛前先学分真假:搜索:少林寺与大悲寺的对比】

【传染病人·在逃犯人·重残疾人·可以拒收 ——必须实话实说·否则你若是污染圣地·必下地狱遭报应】

搜索·眼见佛最神·神学修道院空间·

详细q聊

刚晓法师: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

问:那么,看不懂佛经怎么办?

晓:经典怎么能够看不懂呢?比如,“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延城,在乐音树下……”你说这话有哪一点儿不明白?难道非改成“有那么一个时候,释迦牟尼走来走去,来到了广延城……”?再比如《金刚烂闭经》,我们是不是非得把它改成“有一段时间,佛与两千五百弟子住在王舍城祗树给孤独园,有一次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他们穿上袈裟、拿起钵,到舍卫城讨饭,在城中挨家挨户要,回来吃过饭后,把袈裟、钵都收起来,再洗洗脚……”?难道如此粗俗的话比鸠摩罗什翻译的“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到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好?假如真是想翻译佛经,真是想给佛教事业做点儿事,那么我建议你去学巴利文、学藏文、学梵文。因为直到现在,有些经典在巴利文、在藏文中有而汉语中没有,你把它们翻译过来比把《维摩经》《弥陀经》《金刚经》用大白话再写一遍好多了。经典的语言文字,其实毫无障碍可言!

问:那为什么看经看不懂?

晓:这不是语言文字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一般人的思维都是点式思维,而经中则是线式。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都是一个一个的堡垒,而堡垒之间互不联系。我的一个问题被破了,还有另一个问题,你攻开我一个堡垒,我还有另一个堡垒,而经中讲的不是这样。别说佛经了,即使世间的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他们的思维都是线式思维,他们的思维是成体系的、是系统的,一环套一环,中间不能出现任何漏洞,若中间有丁点儿的漏洞,你的整个思想体系都完了。爱因斯坦公布出来相对论后,有好几位大科学家都自杀了,为什么?他们是深爱牛顿理论体系的,他们接受不了牛顿力学竟然不圆满这个现实。你说看不懂佛经,那么你别在语言文字上打主意,你应该想法子训练你的思维方式,这是根本。论典的文词倒比较繁琐,可没听说哪位要翻译论典的。佛教是有文有义的,有文有义才叫佛法。当你把经典改为白话文时,这里还得说你改得很好的,不好的不算。即使你改得很好,一点儿义也没走样,那也没文了,因为文代表一迅念种思维模式,改文就表示改变饥昌裂了思维模式。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讲什么

朱清时

佛家:《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古今中外,都在讲宇宙本体,组成世界的最小成分。《庄子-天下篇》也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物质无限可分,永远没有什么最小的组成成分!佛教的世亲菩萨在《唯识二十颂》里“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就阐述了当时外道学说,即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成分——“极微”,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里解释液粗:假如说【极微】能够成立,是【实在】的,而且如外道所言,可以相合,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一下。

实在的东西,就一定有大小,一定要占有空间,一占有空间,那么一定有三维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这是绝少不了的。比如这个粉笔盒子 ,从左边儿来看,就只能看见这只小白兔,至于右边儿是什么,我不知道。从上边儿来看,我就看不见下边儿到底是什么。

假如说我有一辆汽车,要装一车粉笔 。我们把这一盒叫做A,A左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够与A右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下 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右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前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 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 、下边面也是不能够相接触的。在A后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后边面 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面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上边面、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上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上 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下边面也都不能够接触。在A下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只能与A的下边 面相接触,而不能够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上边面也不能够接触。

这是说这一盒粉笔,那么我们说一个极微呢? 同样的道理,中间有一个极微,它的周围也充满极微。我们称中间这个极微为甲 。在甲极微东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东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 面相接触。甲极微西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西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 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南边面相接触,手租而不能 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北边面相接触,而 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上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上边面相接触 ,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下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下边面相 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这是一一对应的,绝无可混乱的余地。

窥基的 《述记》中说:“东极微处无理容有余五方处极微。”这样一来呢,一个极微就 可以划为六个组成部分。既然一个极微可以分做六个组成部分,则极微还能叫极 微吗?极微就是小得不能再小、无法再分的单位呀~~既然它可以分为六个组成 部分,那么它一定不是最小的单位,既不是最小的实体单位,那也就不是极微了 ,这就犯自教相违的毛病。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呢?

结论是: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成分不存在毕埋兆!或者说:最小的组成成分根本不是“实在的(客观实在)”!

这样一来,佛教说的“空”,就不仅仅是无能独存、永恒的自性空,也是“当体即空”了。《庄子-天下篇》也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物质无限可分,永远没有什么最小的组成成分!

美国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的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在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的“观察者促变律”。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说:“冯纽曼的精微量子学说显示出物质上的实体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真正的实体是思想意念。”

量子力学表明:实验中观察者的意图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在某个特定状态被观察得越频繁,该系统就越可能保持原来状态。表明人的心念与无生命物体存在着微妙的互动沟通。在医学上,一个患者如果乐观豁达,他的病就容易好,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而有的人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但始终怀疑还在,结果肿瘤真的会回到身体来。

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者的主观行为或称精神因素,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作用之一,观测者所能测到的数据,已非干扰前的本来状态。这就是“测不准定律”。当你要“确定”一电子的位置时,这一确定,就给了这个电子极严重的影响,它的动量立刻变到无穷大,它再也不是原来电子的行为了。而当你要“确定”它的动量,则它的位置又无法确定,至多只能确定它在某点出现的概率而已。

量子力学里,量子的运动状态是不确定的,所谓的“客观存在”在量子力学里是没有的。所以爱因斯坦说,他不相信上帝是在掷骰子,就是指量子运动的随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66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