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安法师对双修的态度的词条

我觉得密宗的双修会让人讨厌,好像让人看起来没道德,让自性不干净。
亚玛曲批堪布答:关于双修的问题,网络上纷纷扰扰,邪见邪说很多,困惑了很多汉地居士,也使很多想皈依藏密和学习藏传佛教的汉地居士望而却步。其实,很多大德都对此做过开示,萨迦天津法王曾经说过:“众生无边,根器各异,佛陀因此传授众生无量法门。西藏佛教确实有双身本尊,那是一个非常高深的法门。每一个修行的法门,都有前行的限制,如念完高中才能进大学。所谓“双修”,不是你所看到的表相般,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些都是无上密续,不被允许公开宣说,但这绝对不是一般世俗想像中的“性”。”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是不可能具备修习这个法门的条件和资格的。
灵山居士:他不是性爱,虽然看上去很像。他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让你打破男女之类的二元执著。但是它并不适合每个佛教修持者。对于双修者的资格认证非常严格。假如你可以凭借你的目光让苹果落到地上,再凭借你的目光让他重新回到枝头的话,你就可以获准进行这种修行。
有人说:修禅也好,修密也好,要不要改修净土,不需要,只要把功德回向净土,照样往生。并引用无量寿经:
根据众生的根性,不是绝对的。
千万不要轻信别人的意见。
学佛,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能学个样子。认为自己,每个宗派都熟悉,结果只能是样样皆空。
学佛,如果变成佛学。真是很悲哀的一桩事。
至于净土,印光大师说适合钝根性的人修学。末学自认为根性为钝中之钝,故而选择净土。
阿弥陀佛
愿所有一心向佛的同修早日离苦得乐,殊途同归。
福慧双修,人生无烦恼。 了远世情,处处观自在。
佛教是讲求福慧双修。如果只修“财布施”,只得福报,没有智慧,佛教六道轮回里讲“愚痴”堕畜生,即使有再多的福报,没有智慧,也只能到畜生道里面去享福,就和现在家里养的宠物狗差不多,吃香喝辣受主人宠爱有人服侍,但是没有高度的智慧,更没有机会接触佛法,教义,所以没有智慧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比给大象戴上漂亮的珠宝首饰,又有什么用呢?又如何享受呢?如果一个人只修行“法布施”,只得聪明智慧,没有修“财布施”没有福报,那就是空有聪明智慧,但自己过的会很艰难,即使是一个罗汉身,度自己容易,想度化众生也没有很好的福报,没有人肯布施他钱财等物。现在的众生如果看到学佛是这么“困苦”的事情也不愿意跟他学习。出家人化缘都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供养僧人就是很好的福田。)而他的钵是空的,就代表他和众生没有很深的缘分,佛门内讲:“佛渡有缘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虽然要修清净心,但是也要和众生结清净法缘,这样的有一天自己修成以后,慈航倒转度脱众生的时候也有有缘的众生可以渡化,不要做一个托空钵的罗汉才是。您这句话说的是“布施”中的“财布施”和“法布施”,布施里还有另外一种是“无谓布施”。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或者问我。
理论家宗喀巴大师,为何极力反对当时盛行的双修?
宗喀巴是黄教的创始人,他是藏族地区人们信奉佛教的指路人。可以说一生都在追求佛教广阔的知识。可是这样一位热爱佛教的人却对佛教盛行的双修之术持反对的态度。其原因就是佛教讲究六根清净,远离欲望。而双修是男女一起修行,虽然加快修行的进度,但是不符合佛教的要求,所以用双修修行佛教就没有意义。
宗喀巴与佛教的渊源
宗喀巴他的父母对佛教十分敬仰和信奉,这也影响了宗喀巴。幸运的是在宗喀巴三岁的时候,他受到活佛的洗礼和指向。之后他一直在学习佛法,为自己打下很好的佛法基础,并且在受戒之后成为一个小和尚。等到宗喀巴十六岁的时候,他去一样地区学习佛法并拜访了很多有名的大师。对佛法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人们听到他讲述佛法都十分钦佩,因此在民间有了很高的声望。
无上瑜伽有利于修行
在宗喀巴生活的时代,佛法因为政治原因受到很大的打击。而宗喀巴决心要对佛法进行改革,于是他用黄色的僧帽将自己跟那些破戒的僧人区分开来,并鼓励人们遵守戒律,受到民众的喜爱。双修之术也是在这时盛行起来,因为佛法中记载双修可以有利于修行。但是宗喀巴却不是很认同双修这个观点。他认为既然佛法讲究远离欲望六根清净。而双修是男女一起修炼,反而加重欲望,跟佛法所强调的相反,所以宗喀巴才反对双修。
双修让佛法失去意义
宗喀巴对佛法双修的方法看的十分通彻,他认为双修不仅是对佛法的不尊重,还利用佛法达到一定的目的,是无法有利于修行的。对于这个现象,宗喀巴在创立黄教时就废除双修修行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115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