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转念即菩提是什么意思(转念之间是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3-08428

怎样解释“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一句

从本质上讲,凡夫与佛无异无二,因此才说凡夫即佛,是迷了的佛,凡夫就是妄想纷飞,执着心重,自私心重,这就是凡夫了。而如果凡夫能破了迷惑,舍了执着,那就是佛。打个比方,佛性好比一颗珍珠,如果没有染污,就是佛,如果外面被层层污物所包,就是凡夫。只有打破外面的层层污物,才能显露出本来的珍珠与光明,这就是佛。所以说凡夫即佛。

烦恼即菩提怎么讲?烦恼来自私心,感到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而生烦恼,这种情况又称为执着,就是执着这个东西是我的,因此才会有烦恼。有了烦恼,用佛理对照,将执着放下、看破,这就是智慧了。比如农村常见的因为墙的归属生气打架,这就是烦恼。但如果反过来想,一堵墙争回来能做什么?让给他又怎么样,自己难道就活不了了?因为它生气得了病得花多少钱?舍了东西,得到心安,这就是智慧。烦恼与智慧,在一转念之间。想通了、看破了就是智慧,想不通、看不破,就是烦恼。烦恼与智慧,本是一回事,只是心的转念而已。因此说,烦恼即菩提。

转烦恼为菩提是什么意思烦恼还能转成菩提了?

烦恼是众生行贪嗔痴,造诸恶业的果报。烦恼即是苦,使众生时时处于痛苦煎熬的环境之下,无法解脱。所以众生要出离一切烦恼痛苦,就要去修行。

修行就是通过修学佛法,来消除烦恼的根源。去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解脱一切烦恼心,离苦得乐,成就菩提道业。这就转烦恼为菩提了。

聚散本无二,烦恼即菩提是什么意思

聚散本无二:相聚与分离,都是因(心愿)与缘(合适的条件)的作用,因缘具足了,由于相同的心愿、都有时间来相聚,于是相聚了,又由于都有事,需要离开了,又有离开的条件,于是分离开了。可见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来就有的聚和散,本来什么也没有,聚和散在本质又有什么区别呢?

烦恼即菩提:烦恼即无明,即心起妄念,妄想分别,但如果一转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认识到烦恼是无明,是执着于假我,了知此身非我,法性是空,则转烦恼为菩提。菩提者,是无上智慧。断尽烦恼,便是菩提。没有烦恼,又从何处去觅得智慧呢?明白之前是烦恼,明白之后是菩提,故讲烦恼即菩提。

烦恼: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

身挂如来三世衣,心中一念即菩提这是什么意思

如来无有三世依, 心无一念即菩提。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修成佛的人,是不依赖这三世的,都不能依靠的原故。

所以心无一念牵挂三世中的一尘一物,才是得道解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15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