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走上菩提道(走向菩提大道)

学佛百科2023-03-08400

居士教育

;ac=catehomeid=sjxx0

初级:同喜班——同沾法喜(1年)

【课程设置】 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核心。通过学习人生佛教丛书,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以正确观念看待人生和世界。认识三宝的功德,了解皈依的意义,生起至诚皈依之心。学习佛弟子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及举止行仪,造就健康人格。

第一进度(21周)

【修学目标】 纠正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学会以佛法的智慧看人生、看世界。

【修学内容】 以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系列丛书为主要修学内容,主要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信仰、社会、人生和教界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进度(18周)

【修学目标】 通过学习佛传,认识三皈,走入佛门,建立对三宝的信仰。

【修学内容】 学习佛教礼仪,《佛陀和他所说的法》、《皈依修学手册》等。

中级:同修班——共同走上菩提道(4年半)

【课程设置】 以《道次第》为基础,以菩提心为核心。通过学习济群法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入菩萨行论》等著述和音像,快速掌握菩提道的修学要领,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第一进度(2年)

【修学目标】 认识修学理路,调整观念和心态,走上菩提大道。

【修学内容】 《三主要道颂》、《菩提道次第略论》,学习济群法师讲解的音像资料,参考《菩提大道》、《道次第之道》,掌握菩提道的修学理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逐步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走上菩提大道。

【修学要求】 以《皈依共修仪轨》为常课,不断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第二进度(2年)

【修学目标】 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修学内容】 《入菩萨行论》,学习济群法师讲解的音像资料。

【修学要求】 以修习《皈依共修仪轨》、《菩提心修习仪轨》为常课,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真切发起菩提心。

第三进度(半年)

【修学目标】 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修学内容】 《瑜伽菩萨戒品》,学习济群法师讲解的音像资料,受菩萨戒,行菩萨行。参考资料: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太虚大师《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修学要求】 以修习《菩提心修习仪轨》、《瑜伽菩萨戒》为常课,真切发起菩提心,熟悉菩萨的行为规范,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

高级:同德班——同证佛菩萨功德(3年)

【课程设置】 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核心。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依正见修习止观,解除二执二障,引发空性智慧,成就胜义菩提心,圆成无上菩提果。

第一进度(1年)

【修学目标】 了解妄心差别,认识唯识中道见及唯识学的修证次第。

【修学内容】 学习《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系列讲座及《认识与存在》,了解八识差别,认识唯识中道见及修证理路。通过禅修,将唯识正见转化为正知正念。

【修学要求】 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唯识见转化为自身心行。

第二进度(1年)

【修学目标】 了解般若中观的正见及修证次第。

【修学内容】 学习《心经》、《金刚经》,修学资料包括“心经的禅观”、“心经的般若正观”、“《金刚经》系列讲座”、《心经的人生智慧》,了解般若中观正见,依此正见修观照般若,通达空性。

【修学要求】 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中观正见转化为自身心行。

第三进度(1年)

【修学目标】 了解禅宗的见地与修证。

【修学内容】 学习《四念处经》和《六祖坛经》,修学资料包括“《坛经》的见地与修证”、“《六祖坛经》系列讲座”、《话说坛经》,认识禅宗的见地及明心见性的禅修。

【修学要求】 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禅宗见地转化为自身心行。

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

1、发菩提心,这个功德,就是你将来会出离生死轮回。

2、发菩提心,是因为明白五浊恶世之苦,而自愿生出离心。

3、所以,发菩提心,本来是有功德的,如果你贪着这个功德,这个功德就消失了。

供参考,阿弥陀佛!

*************************************************************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呢?

好,我们看最后丙四,我们把发菩提心,就是说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我们所有的修行有一个明确的引导,有什么功德呢?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

我们做一个说明。那么《华严经》它先说了这个发菩提心,它先赞叹菩提心它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成就无量的功德,那么什么叫无量功德呢?

简单地讲就是成就一切诸佛的功德,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我们为了要度化众生而调伏烦恼,为了要成就佛道而调伏烦恼,把这两个目标放进去,那就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因为菩提心能够出生一切诸佛的妙行,整个菩萨道都是因为你发菩提心以后你才带动你的菩萨道的,这个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就是说三世如来过去生,他一开始也是跟我们一样,也是颠颠倒倒的,但他们为什么成佛呢?他就是愿意跨出第一步。他在调伏烦恼的时候他把众生放进去,把佛道放进去来引导他。那么阿罗汉这点就做得比较差了,阿罗汉是为了调伏烦恼而调伏烦恼,结果没有众生跟佛道的引导,结果成就偏空涅槃。那么佛陀不然,佛陀调伏烦恼的时候他同时用众生跟佛道来引导自己,所以他成就万德庄严。

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我们已经在酝酿无量功德的因种,虽然功德没有出现,但这颗种子已经种下去了,能够摄受一切的菩提的智慧、功德都在里面。所以我们看这个总结,发心功德不可量,发了菩提心,虽然我们什么事也没做,但是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怎么不可思议呢?就是一切的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用他的智慧共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也不能够赞叹完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光是发心就这么多功德,何况依止菩提心所创造出来的佛号,所带动的布施、持戒,种种的妙行呢?那更不可思议了。那么也就是说,佛法就是你的因地。

净土宗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能够慎始,第二个善终。

净土宗是很重视临终的,这临终就像期末考一样,你没考过就完了。但是临终怎么来呢?就跟你的刚开始有关系,你这个种子要播的正确。这个经典上说因地心,果地觉,你果地临终的时候叫作采收水果,你看我们大家每一个人,你念一句佛号,我念一句佛号,你念一句佛号,我念一句佛号,这叫栽培因地,但是临终的时候水果长出来不一样,就是你的发心不一样,你怎么引导这句佛号,所以最圆满的方式就是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就是说佛陀内心是怎么想的,我们没办法学习佛陀所有的行为,但是我们先学习他的思考模式,这很重要。这祖师说的跟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这个古人说话很有道理的。他说为什么同一个鼻孔因为你是他的儿子,你看这个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他是怎么呼吸的,诸位知道吗?他跟母亲一起呼吸的。

那么就是说你今天发菩提心,你就是受生在佛家,你等于就是佛陀的儿子,这很重要,这个种姓。印光大师说发菩提心叫作什么呢?叫作王子坠地,功超群臣,你是王种。你不发菩提心,你修得再好,你是个大臣,难不成你敢篡位不成。所以我们跟佛陀感应道交是来自于顺从本愿,不是靠佛号感应道交的,佛号是个工具而已,是靠你临终的心,你是用这念心去推动佛号,佛号只是个桥梁,是心心相印,感应道交,叫顺从本愿。虽然我做不到佛陀所有的功德,但是我的心是随顺的。

讲一个现在很容易了解的说我走上了菩提道道路上,我这个走上了成佛之道,虽然我走得很慢,我三不五时还要去休息站休息一下,但是你不能否定我走上了一个正确的道路,每天在进步,而这个关键是这个目标是成佛,学佛最怕就是你还没上路,还在市区打转,就糟糕了,你还没有掌握佛教的心地法门核心思想,你还活在妄想当中,这个就很糟糕了,真的,你跟佛法是结缘那,你今生很难有成就。

所以当我们知道调伏烦恼的时候同时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出来,那么这样子你所修的一切就是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为什么赞叹十方诸佛都是因为菩提心而出生的,没有例外。那么就是说这条路是佛陀过去走过的路,这一条高速公路是成佛的道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这样走。

我们这个净土教观学苑网路班有七百五十个网路的学员,我们成立一个讨论群,最近我的工作团队跟我反映很多净土宗的人都问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净土宗要发菩提心呢?你问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说你净土宗到底想不想成佛?就问这个问题呗。

你认为净土宗想成佛吗?你想成佛你一定要发菩提心,难道你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吗?你还有其它的捷径可以走吗?经典上说嘛,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嘛,就是说只有一条路嘛,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过去的佛这样子走,现在的这样走,未来也这样走。你不发菩提心,那你就没办法成佛了,那你去净土去干什么呢?

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你不发菩提心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你是出离心,第二个你发世俗心,没有第三种可能了。你不发菩提心你就是阿罗汉,要不然就是人天了,五乘里面只有三种可能,不是出离心就是增上身嘛。你发世俗的心你不可能往生,因为你不会想离开娑婆世界;你不发菩提心你就是发二乘的心,自了汉嘛,跟大乘弥陀本愿不相应。佛陀是摄受大乘根人,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可以没有任何的行动,但是菩提心这种思考模式不能没有,因为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成佛之道只有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了,没有一个人说不发菩提心可以成佛。所以这个地方是观念要清楚的,我们是把成佛分成两阶段,先到净土然后再成佛,行动是两块,但是在因地的时候发愿就一次就完成了,所以求生净土跟菩提心是一条路的,没有冲突的。

佛法修学概要——67

成佛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成佛还要修行吗

在佛教来说成佛就是究竟,无上的果位(就是没有再上了)既然无上了,就没有修行不修行了,一举一动都是道。

至于成佛后的世界,如果是说极乐世界的话,据我所知,那是佛陀为了度众生而发大愿,让未成佛的修行者可以在哪继续修行的净土。

如果不是说极乐世界的话,都成佛了,那处不是任你行?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菩提书院的三级修学内容

三级修学包括初级、中级、高级,逐步引导学人在菩提大道上稳步向前。

【初级——同喜班】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学习时间为半年。

【中级——同修班】以道次第为基础,以菩提心的修学为中心,学习时间为四年。

【高级——同德班】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中心,学习时间为三年。

三级修学的次第引导,初级旨在消除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学会以佛法智慧看世界、看人生,并确立对三宝的信仰。中级是了解菩提道的修学要领,逐步舍凡夫心,发菩提心,真正走上菩提大道。高级是确立佛法正见,并通过止观禅修,超越世俗心,发起胜义菩提心,进而通达空性,解除迷惑。

三级修学不做义工有什么过患

不能修满分。

其实,三级修学就是围绕佛菩萨慈悲与智慧的两大生命品质,为我们提供了两套模式,目的就是让我们依两套模式修学,尽快走上菩提大道,成就这两大生命品质。

而我却有所选择地修,并且是用自己的习惯来修学,学自己感兴趣的,做自己想做的,享受着其他义工师兄的服务,还不以为然。导师曾说过,生命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继续轮回,要么走向解脱觉醒。那么,不愿意去践行服务模式,我这样的修学是在走轮回道,还是在走菩提道呢?

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重视修学,轻视服务大众,最终导致的结果一定还是轮回。于是开始调整,积极投入义工行,同修班开始就承担了班级义工。我们那里当时最缺的是辅导义工,于是我发心报名了辅助员。这个义工岗位对我来讲是一种最大的挑战,因为我畏惧面对人群说话,其实就是我执特别重。

明知难行也要行,因为我已经认识到,如果再随顺自己的凡夫心做事情,依自己的喜好来修行,那么我永远也追求不到清净快乐,与解脱背道而驰。导师说了,要让做事成为修行。也就是说,我应该做我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调整心行。义工行是将法落地的训练平台,就是为了弱化我执。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15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