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讲劝修净土(大安法师讲劝修净土诗41)

大安法师答疑: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居士: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 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 宗的见地。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产生信心的,是很难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如果没有深刻理解娑婆世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本质,没有了知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完整具足,没有明知涅槃的常乐我净的事相上的表达,没有对真空妙有的中道智慧的把握,没有有这些见地,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愿的。没有这些见地你的信根就很难建立。没有信根就不会有力量,于是就会怀疑,就会动摇。所以净 土宗是非常重视见地的,见地就是信愿,而能否往生的关键取决于信愿。见地、修证与行愿是密不可分的。你见地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信到什么程度,你的愿才能恳切到那个程度,你执持名号的功夫才能到达那个程度,这就是净土宗修因证果的完整表达。然而净土法门见地的建立,主要是仰信佛语。比如,能确信释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并依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以佛知见为己知见。老实持名念佛就是佛的第一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念兹在兹。要把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一切逆的境界,能成就我们厌离的心;能让我们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向往的心;能增强我们对阿弥陀佛欣慕的心。顺境逆境界都是成办我们往生的好境界。念佛人乃人中妙好人,斯语不虚。 ———————————————————————————————————————————————————扩展阅读:大安法师佛教文集大安法师佛教问答大安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大安法师:如何看待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净土法
问: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大安法师:我们对密宗的修持本身不想作过多的评价,这个各有因缘。但是如果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那说明他有知见上的问题。前几年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来我们东林寺,我们也作过交流,交流当中索达吉堪布也说,藏地的活佛、上师,包括他的老师晋美彭措上师,也都非常尊重念佛法门,这个很多的修密宗的最后都要导归西方极乐世界。
这些人家藏地的活佛、上师自己都要导归西方极乐世界,难道你半吊子水弄一弄,就瞧不起西方极乐世界吗?所以应该说宗派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各有因缘。我们已经修行念佛法门的,我们就一往情深。我们推崇自己的法门,当然也不要去贬低其它的法门。
但我修到这个法门,我有信心之后,我觉得这个法门完全可以解决我的问题了。前两年也有一个原来我的熟人,他可能也是有个什么因缘接触了密宗,就到东林寺来游化我了——也出于慈悲心,说密宗多么多么殊胜,他接触的上师还是什么什么转过来的:这一世还做过司马迁,还有一世做过孔子。我一听,我就觉得很不是一个……他很执着,他很认真,我们也不好跟他去泼什么冷水啦。他就劝我,我说我已经念佛了,我不可能去修这个。他说:“没有关系嘛,这太殊胜了,你可以表面上修念佛法门,私下里修密宗。”
我说得了。他有他的执着,这是他的缘分,我们就合掌,没关系了。我们还是修我们的念佛法门,我们真的感觉到念佛法门就是最好的——我认为最好,我认为很圆满。他们修了个半天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要兜个弯子;我们直接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再就是有个观念,密宗讲即身成佛,它可能对很多人会有吸引力。可以说,这句话要考量了。印祖所出现的时代密宗也很盛行,无论在上海、天津,在北京,都有很多阿阇黎在那灌顶什么,都也把话说得很神妙哇,说100天就能即身成佛啊,甚至以后变成了49天就能即身成佛呀,等等。实际上最后没有这回事。
当时有一位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叫显荫法师,那都是成为金刚阿阇黎的人了,能够摸摸顶都能让人即身成佛的人了,结果24岁病死了,在上海去世的,据说病死的时候都是很昏迷的。印祖对这个事情常常在文钞里面讲,这么一个能够灌顶让人即身成佛的人,死的时候连一个愚夫愚妇的念佛老太太都不如啊,还说什么?
那么即身成佛,我们禅宗也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它只是说是在了生死的这份上,可千万不要理解为他是福德、智慧圆满的一尊佛——没有这个水平。那要圆满的这个佛,就是藏教佛也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等他断了见、思惑,断了这些尘沙、无明惑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的修三十二相啊,然后这个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呀。到了如来份上,种种神通、种种妙用现前,现在你在地球上还能找到一个像佛的那种功德、智慧、神通和相好的人吗?找不到你就可千万不要说,自己能够成就一个福德智慧圆满的就是天台“六即佛”讲的“究竟即佛”的佛。那绝对不可能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
大安法师禅语
大安法师禅语
恶人临命终时地狱现前,以恐惧心.惭愧心来念阿弥陀佛。我为大家带来大安法师禅语,一起来欣赏吧。
大安法师禅语精选
1. 不杀生在佛教徒看来,落实在吃长素,如果万一吃不了长素,吃花素——六斋日.十斋日或者初一.十五。那即便说你连长素.花素都吃不了,烦恼很重,离开肉就下不了饭,那善巧方便,你最低限度,不能在家里杀生,你就买现成的来吃。总之,要过渡到保护一切生命。
2. 要跟小孩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人的生命是有轮回的,轮回的对境是六道,讲这些事项。这些在传统社会当中,都是启蒙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孩子心很纯真,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分别心也不强,你跟他讲这些他马上就能相信。
3. 你能够弘扬净土法门,劝勉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把这个劝进行者的功德回向往生,也必定能满你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愿。为什么呢?这是自他不二,由你劝勉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决定你能往生。
4. 要让小孩子懂得爱惜各种资身用具,不能让孩子有这种奢侈的观念。五谷杂粮要爱惜,不能糟践,不能浪费。衣服不一定要追求名牌,衣服就是御寒的。哪怕你家里是亿万之家,也要让孩子朴实,过质朴的生活,低消费的生活,对他有好处。
5. 恶人临命终时地狱现前,以恐惧心.惭愧心来念阿弥陀佛。就好像一个人被敌军层层包围了,他惟一的生路就是突围,打开一条血路,才能保存他的生命。像破釜沉舟,一切琐事,他全都放下了。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样全身心心念佛,就能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转地狱的境界为莲花朵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6. 五伦关系有三伦关系都在家庭:父子.兄弟.夫妇。进而拓展到社会:朋友.君臣。五伦关系都各尽道德义务,这个家庭和社会才能和睦,才能导致国泰民安,如果五伦关系都没有了,就是伦常紊乱,甚至伦常都没有了,那这个人之邦国就成为动物园了。
7. 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至诚恳切!大家注意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啊。念佛你没有这个心态,是念得效果大打折扣的。一定要有至诚心,不能有欺诈的心。一定是要把念佛求生净土放在唯此为大的地位。
8. 一个人能把利人作为他的第一念,作为他首要的事情来做,那就是个很不简单的人。古代的葛繁太守开始的时候就要求自己,每天要做一件利人的事情。他从每天做一件到每天做十件利人的事情,整整做了四十年。利人终利己,葛繁太守不仅在世间得到福报,他修行净土法门,预知时至,无疾而终。
9. 众生都有悭贪的习气,由于悭贪我们会造作种种的恶业。因此儒家和佛家的圣人都用布施一法来对治悭贪,而佛家对布施的因缘果报阐释得更为详明。布施是菩萨六度的第一度,我们想有一个好的果,一定要从布施的善因里面得来。
10. 佛教把修行人分为三种:一.正定聚,一定能够成佛的;二.邪定聚,一定是堕落轮回的;三.不定聚,遇到善缘,就进入正定聚,遇到恶缘,就进入邪定聚。正定聚就是坚定信仰的菩萨,不定聚属于半信半疑的众生,邪定聚就是邪知邪见的众生。而往生西方的都是大乘正定聚。
11. 愚痴的人念佛,不具足深信切愿,不发求生极乐世界的心,而只是求来世的人天福报,这个与把举世无价的摩尼宝珠,换一根糖吃,那没有两样。
12. 佛要给我们真实之利,不是给我们一点小恩小惠。你下岗,找不到工作,给你找个工作;你今生得人身没有当官,下辈子让你做个大官,甚至生到天上去享福;这都是小恩小惠,不究竟的人天福报。真实大利是让你了脱无量劫以来难以了脱的生死,让你求证到无量劫没有办法证得的佛性。
13. 阿弥陀佛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让所有的众生都得到救度。这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任何一种方法,哪怕稍微复杂一点,都会把一部分人挡在门外,他修行不了。最后以名号度众生,不管你有没有禅定的功夫,有没有持戒的功德,修不修福德,文化程度如何,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发愿求生,都可以接引你。
14. 人一定要谦卑。这个谦卦,是下面是一个艮,上面是坤。山在地下之象,山本身很高,但是它在地下,这就是谦之象。所以有谦德的人他很收敛,但是内涵很丰富,恭敬一切人,一切都退让。所以《周易》里面,六十四卦,每一卦可能都有一个物极必反,唯有谦卦六爻皆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越谦越好。
15. 善人来念佛能够相应,他只要一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呢?是由于这个善人的心跟佛心相应。佛心是什么?就是大慈悲心,一个善人是仁爱之心.仁慈心,和仁慈心相应,就能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前来接引。
16. 每个业力凡夫都有妄念,妄念来来去去,天人都算不清楚。妄念就是虚妄.不真实.像浮云一样的。妄念来了,你很在意它,要控制它,除掉它。你越有这个心,妄念就越厉害,这是你加持的。你不注意它,不理它,它就没有力量。你把全部的注意力注意到这句佛号上来,不要管天上的乌云,它自然会飘走。
17. 净业行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关注自己心底的念头。对自己真诚,就能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以此降伏我执.我慢,全身心投靠阿弥陀佛,祈盼救拔。以深信愿,执持名号。果能如此,必能感通弥陀大悲愿力,得佛力加持,带业往生。
18. 每个人都应该恪尽自己的分,你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你做好你的本分,不要去计较其他人对我是不是尽分,你先做好自己的。你不做好自己的,你先责怪:你对我怎么怎么样,那就斗争坚固,实际上就是恶性循环。
19. 一个净业行人,一定要发愿做阿弥陀佛的使者,传播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有缘的众生都能够回归弥陀愿海。所以要劝,从身边的人劝勉开始:劝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以及同乡之人,还有亲友,都共同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20. 要向我们人法界的众生说明佛法界的情形,确实是很困难的。就好像我们要对野蛮的部落去宣扬礼仪的文化,就好像对二维空间的人宣说三维空间的情形,这是很难的事情。为什么说净土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就在于佛的认知境界不在我们业力凡夫的范围,具有他极高的超越性.终极性。
大安法师禅语欣赏
1. 一个不发菩提心,不求生净土的修行人,他的结局跟一阐提.恶人相比,只是有一步之遥的差距。恶人当生下地狱,一个不求生净土的修行人是第三世下地狱。
2. 修行千万不要做假招子.作秀,目的是沽名钓誉。这样的存心,这样的行为,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一个修道人一定要诚实,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自己的业障可以发露,自己一点功德要隐藏,十分的优点也只能说有三分,不能三分的优点,把它说成十分。一定要韬光敛迹,要内敛,要守本分,千万不可张扬。
3. 被疾病严重折磨的时候,你至诚去念佛,就能够在弥陀名号当中超越这些,至少会减轻很大的痛苦,绝对不会想去自杀。死刑犯在临刑的时候,跟他讲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当枪端起来打的时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能就往生了。我们看到这一点,真的想到,要给众生最后一次机会。
4. 对一切人,上至诸佛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一毫一善,都去随喜.赞叹,都修到了福报。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五行愿随喜功德的内在的心性价值。
5. 什么叫助念?你是帮助的行为,是帮助这个病人保持正念的一种辅助的行为,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引发病人的信愿称名,是病人感通佛力往生的,就是你临终开导,让这个病人.亡者产生信愿,这才是他决定往生的必要的因素。所以临终开导就很重要。
6. 食肉的人持咒不灵验,不能成就。食肉的人贪图口腹之乐,对娑婆世界的苦难就没有感觉,生不起厌离心,就没有了求道修行的动力。因此佛陀开示:对食肉要厌离它,要像吃了自己子女的肉一样,这种观想是非常有智慧的。在大乘佛法当中,吃肉是无有是处,绝对要断除的。
7. 净土一法,不怕你有重罪,就怕你不肯“南无”。你有重罪,但是能知道自己的根机,能够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可以带业往生。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这一点,它能够带业往生,能带所有的业。
8. 悟和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悟,在业力凡夫.名字位可以大彻大悟,但是证一定要断烦恼才叫证。如果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但见思惑还没有断,他还是出不了生死的。一定是开悟同时断见思惑,才能了生脱死。如果八十八品的见惑,八十一品的思惑,哪怕断了相当部分,还留了一品一丝没有断,你都出不去。
9. 你见到他人去做善事.好事,你要发欢喜心,要说赞叹的语言。你这样去做,也是在修福德,你用你的心随喜,用你的口去赞叹,你的福德也修到了。
10. 永明延寿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有禅就说明大彻大悟,无净土就是没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种人十个人就有九个人要耽搁的。所以祖师们就谈到这一点,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
11. 那释迦牟尼佛没有在有福报的.天上去成佛,却竟然在地球的人道成佛,这也反映我们虽然福报很浅,烦恼很重,但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却有超胜天人的地方。在哪个地方超胜呢?就是在我们的智慧和意志力方面。天人虽然福报大,但他有一个弊端,就是太享乐了,太享乐了就容易放逸,就生起不了修道的心。
12. 人的一念有什么心,其它众生都能感受得到。你持不杀生戒,会给一切众生带来生命的安全感。如果吃肉,会给畜生道的众生带来恐怖的感觉。食肉杀生的习气一生长起来,修行人的慈悲心就没有了。
13. 回向不回向大有差别,如果你做善行不回向的话,它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有因果法则的报应,就会自然感得人天福报。但经过在菩提心里面的一个回向,就会把这种人天福报,有漏的东西,转为无漏的功德。
14. 我们厌离污浊的身心和世界,求生到净土,以清净的菩提心为种子;以清净的禅乐和法喜为食;以清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为身体,以成佛为究竟;这正好是一个清净的回归,这个清净就是我们自性清净平等的性德。
15. 劝一人修净土,有大的福德,但一定要发至诚心,劝人念佛,能不能有效果,跟你的至诚心有关系。你如果劝得热泪盈眶,自己都感动了,对方也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你说得没力度,信心不大,人家可能不信。你要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往生。自己不能丝毫怀疑,要发出至诚心去劝,你就能得到功德和殊胜的果报。
16. 忠,是中——下面是个心,是用你的心去做的,真心去做的,不是在做假的,不是作秀的。
17. 父母要教育小孩谦卑,服务他人,吃亏是福,一切好处给别人,一切坏处留自己。这样去教,这是圣人教我们的,这样去做,这个小孩以后就能成为栋梁之才。动不动占便宜,吃不了一点小亏的人,这种人是成不了才的。
18. 求生西方净土是当下的行为,当下建立这样的愿心,是尽形寿不间断。
19. 在青少年的时候吃苦,他身心强壮,还能承受得了,到了中老年的时候吃苦,他就吃不消了。所以就像吃甘蔗一样的,宁可先苦后甜,也不要先甜后苦。先甜后苦就很麻烦,中老年享福为好,小时候不要去享福,吃苦耐劳为好。
20.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甚至乞丐,都可以去做利益人的事,就看你愿不愿做。更重要的是,你要发长远心,持久地去做,不能一曝十寒。这样积累福报,变化气质,乃至于超凡入圣,都在这持之以恒的利益众生中。
21. 让念佛法门传遍天下,让在生死苦海中挣扎沉沦的众生都可以往生。因为往生确实是很容易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的。你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不谈任何条件,无条件的救度,彻底的慈悲,至极的威力。
22. 如果你寿命短暂.中途夭折,那些财富.官位.亲友.享乐就毫无意义。就好像一个杯子没有底,你倒了多少好东西进去都没有用。因此,在五福里面把长寿定为第一福。这在极乐世界就体现出来了,阿弥陀佛首先发寿命无量愿,这才是九法界众生最真实究竟的依靠。
23. 《华严经》上说宁可下地狱受苦,也要闻弥陀名号的功德;如果说到天上去享福,而不能闻弥陀名号的话,宁可闻佛的名号而不去享福。可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是非常稀有难逢的因缘,是我们的命根子,是我们解决一切苦难的船筏。
24. 我们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看到亲戚朋友们的生活情况,甚至他们死了以后去哪里。但是,最好也让他到极乐世界比较好。不能到极乐世界的话,一般下三恶道的比例极高。
25. 净土法门是圆顿.直捷的大乘佛法,具有诸多超越.深奥的地方,确实令人难以相信。因为我们都处在一个世间常识的思维范畴当中,对这种超然的存在——法界中有阿弥陀佛,娑婆世界之外有极乐净土,我们常常感觉比较陌生。
26. 为什么我们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对空性不能去把握。如果了解了一切有为法,一切的功名利禄.家亲眷属等等,都是梦幻泡影,转眼就灰飞烟灭。你有什么抓得住的,有什么看不破的?一定要作如梦观如幻观。
27. 有的人心量狭隘,自己没有能力做善行,但是见到他人去做善事,他就生嫉妒之心。不仅不赞叹随喜,而且生嫉妒,这就成了奸恶小人的心行,心量不大。这种人的行为障碍.阻挠他人的善行,一定会导致折福折寿,最终没有好结果。
28. 法界当中有一尊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在他作法藏菩萨的时候就见证到我们这些通身业力的凡夫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了脱生死,他才发了四十八大愿,帮我们解决这个事情。所以有这个大誓愿存在,就是我们这些业力凡夫的大依托,大靠山,有这个大誓愿我们才得救了!
29. 我们一切众生无量劫轮回的根本,就是把这个妄心作为我们的真心,认贼为子。我们的心意识.我们见闻觉知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攀缘心在起作用。我们往往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真心,这是我们最大的迷惑。
30. 在这个时代,还是老实一点,一门深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比较好。你在念佛的当下实际上就有禅,禅为佛心,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心,你已经安立在佛心上了,还谈什么禅呢?禅者乃净土之禅,净土乃禅之净土,禅和净本来是不二的,本来是相即的。所以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
在家居士如何修净土?
问: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 大安法师答: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体现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悲智,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难,安享涅槃常、乐、我、净。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体现出世间的本怀,念佛矢志往生成佛,不是念念佛,修点善,下一辈子得个富贵的身份,或上升到天堂去享天福的。要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就惨啦!如果我们发起不了真往生的心,那么我们这一生持戒,念佛,修种种慈善事业的事情,下一辈子可能得到大富贵,在富贵中,能保持清醒头脑的少,迷惑颠倒以富贵造诸恶业者多,这不得不谨慎啦!所以截流大师开示,如果今生不能够发出真心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的话,跟一阐提、五逆十恶的人本质上没有两样。五逆十恶者是当生下地狱,那个不能真心求生净土的人,是第三世下地狱。下地狱的时间只有一步之差啊!所以我们要加以注意,如果今生不能成就往生净土的话,下一辈想保住人身也不是有把握啊!得人身要持五戒(杀盗淫妄酒),即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才有做人的资格啊!试问我们的五戒持得怎么样,五常的操守如何呢?所以印祖说,下辈子保住人身比往生西方净土还难。得人身靠自己持戒的力量,而往生净土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今生能闻到念佛法门,一定要信愿持名,今生成办往生之净业。 这个往生净土的信愿建立之后,在世间法当中,要落实大乘佛法真谛与俗谛圆融的特质,在世间也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净业三福就是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要孝养父母,恭敬师长,对朋友要有信誉,要吃素戒杀,身、口、意三业趋向纯善,这样你在家庭和单位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便会导致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你是世间的善人,又能由福德的积累开发智慧,所以你的事业也会做的越来越好。学佛不仅不会与世间法矛盾,反而能促进世间事业的昌盛。大凡世间上能够建功立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都是在心性的开发有相当深度的人。比如清代林则徐以大无畏的气概,烧毁英国的鸦片,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什么地方?我们得知林则徐用非常工整的楷书来写《金刚经》、《阿弥陀经》、《往生咒》。政务之余,抽暇念诵这些经咒,才知道他从佛经里面吸取了精神的养料。近代的思想家像魏源、龚自珍都是虔诚的念佛行人呐。还有很多的企业家的财富,大多是多生多劫布施的善行所致,今生他又布施,越布施越有财富,可见出世间法与世间体现相辅相成,出世间法提升世间法,世间法为出世间法准备资粮啊! 我们在世间首先要有终极关怀的安心,用比喻表示:比如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出差。他第一件事是要找好一个住的地方,找到住的地方,安顿了行李,他出去办事,他心里很安定啊!哪怕办事再晚也预定好了地方,这把钥匙在手上随时可以进房间休息,这样,这人才安心呀!如果他没有找到住的地方,背着沉重的行李去办事,这办事的过程便一直伴随着恐惧不安。办完事到哪里去啊,心里不安呀!这是一般人常见的心态。由此扩大一点说,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也是出一趟差啊!试问我们找到了住的地方没有?所以找到地方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必先解决的问题,然而多少人却忘了这个事情啊!背上沉重的行李去办事,追求世间的种种东西,一生都伴随着不安和恐惧啊! 阿弥陀佛慈悲之极,用这个念佛法门给我们安顿好住的地方,令我们了知生命的归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安心立命的事情解决后,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世间的事业,那会做得很踏实,很快乐。可见,念佛法门是缔造安乐人生的妙法。
大安法师讲咒语法师修净土可以念咒语吗
修净土,你持什么咒!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五时八教,三藏教典,八万四干法门,十方罗汉缘觉菩萨佛全有,还不够!
真修净土真念佛!
三藏十二部。让与别人悟。
八万四千门。饶与别人行。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用一字。
各自去扫净室一间。供佛像一尊。
每日烧清香一炉。换清水一碗。
夜来上明灯一盏。
纸画木雕。即同真佛。
爱如父母。敬如君王。
早晚朝参。必诚必敬。
拜如山倒。起似云升。
出而问讯。入而问讯。
五里十里。常如佛前。
一饮一食。先须供养。
举目动口。无不是佛。
一串数珠不离手。
一句弥陀不离口。
高声念。低声念。
六字念。四字念。
紧念。缓念。
朗念。默念。
合手念。跪膝念。
面佛念。朝西念。
敲鱼念。掏珠念。
行道念。礼拜念。
独自念。同众念。
在家念。在外也念。
闲也念。忙也念。
住也念。 坐也念。卧也念。
连梦中也念。才是真念。
念得心酸泪下。
念得火灭灰寒。
念得神号鬼哭。
念得天喜地欢。
一声佛振动了魔王宫殿。
一声佛粉碎了剑树刀山。
一声佛为百劫千生消业障。
一声佛为四恩三有启因缘。
正是:
榨到油来。击撞之声益很。
船当浪起。摇棹之声益悲。
镬汤在后。莲池在前。
虽有千万人阻我不念。不可得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495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