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受伤的天鹅感悟(受伤的天鹅读后感)

《佛陀传》感悟
最近读了一本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书,就是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整本书读完有种恋恋不舍的情怀,读的过程中,有很想继续往下读,又很怕读完的失落感。
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佛陀是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他并不是神,他通过深入的禅定达到了觉悟,那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这使我信心倍增。同时,对于佛陀在菩提树下的深入禅定特别向往。
读完这本书给我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虽然有几年禅修的经历,但是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念练习,念头满天飞,很多时候又任由这个念头满天飞,没有意识和心力去拉回念头,也许是我通过阅读本书,和佛陀有了链接,我现在禅修时候,注意力更加专注,聚焦,念头跑了就再拉回来,很享受这段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吃饭的时候也是我练习正念的过程,每一口食物都咀嚼30下,感受着食物慢慢被咀嚼,经过喉咙咽下去的过程,坚持了半个多月,特别享受宁静的用餐过程,现在我不愿意在吃饭时听听书或者看看手机之类的,我就纯然的享受自己与食物之间的链接,还会观想一下食物为我身体带来的能量并表示感激。
佛陀作为一位觉悟者,人类精神的导师,他给了我无限的启发,我愿意将正念继续下去,也期待自己的成长!
看《佛陀》有感
看《佛陀》有感
戴海军
很少有时间关注这么长的电视剧,而且是外国人拍摄的。但是仍然耐心地把它看完,因为它讲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教宗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悉达多·乔达摩的生命历程。看完以后,我好像和佛陀一样陷入了禅定,想像中的静寂没有出现,但是各种各样的思绪却不断地飘来。
佛陀是一个人,一个充满爱心、慈悲为怀的人。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关心爱护周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只蚂蚁他也不忍心踩伤它,一只天鹅更加激起他的怜悯。当提婆达多逞能地把一只飞过的天鹅从天上射下来时,悉达多首先想的不是去战胜他的哥哥,而是要保护那只受伤的天鹅。看着那流血的翅膀,悉达多眼里流出的怜惜和忧伤,使天鹅也愿意亲近他。看到人们为了祭祀要斩杀的牛,悉达多宁可让人砍了他自己,也要阻止。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他来说,都是无价的。他说过,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三个女人是他的养母波阇波提、他的妻子耶输陀罗和他的婶婶祥光。其中祥光婶婶一生就想着要抢夺悉达多的一切,可他却说要感谢婶婶,令婶婶也不得不感动。为了保护用毒蘑菇毒死了他的信徒准陀,他强迫自己吃下蘑菇。尽管他肚子疼,疼得满头大汗却不让弟子阿难告诉任何人。想到这里,你不得不从心底里钦佩这样一个有着海洋般广阔胸怀的的人。他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甚至尊敬和爱护陷害或伤害他的人。
佛陀更是一个必须要仰视的神,一个能战胜自己的神。等到悉达多快要做上迦毗罗卫的王时,他却为了所有的人能够找到解脱之道踏上了弃绝之路。他一个人,披着橙黄色的衲衣,赤着双脚,走在荒无人烟的沙地上、丛林里。他抛弃了别人视之为珍宝的王位,他抛弃了别人恋恋不舍的家庭亲情,他抛弃了有吃有喝的常人的生活,看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可是,你要知道,他想要得到的是内心的宁静,他想要得到的是为所有的人解除痛苦。“人人都在寻找神,而我却在寻找我自己。”当人们都在追求眼前的利益时,他却用他那深邃的眼神看着遥远的天空,思考战胜自己的方法。他做到了,他告诉人们生命的无常就是苦之因。那么如何才能超越那无常?那就是要去感受生命的真理,不动、不朽、永恒。
佛陀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求真理,最后他的兄弟、他的母亲和妻子还有无数的跟随他的比丘们都和他一样踏上寻求解脱的苦修之路。有时候,你仔细想,你能抛弃这一切去寻求这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解脱之道吗?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只能无奈地这样回答:我做不到。
佛陀传感悟
佛陀第一集:
1. 最打动我的是王后姐妹俩的感情,一个温柔善良,一个智慧可人。以前看过的宫斗剧,即使感情再好的姐妹,入了宫服侍同一个男人,大多会心生嫉妒,姐妹离心。然而,在这两姐妹身上,没有半点嫉妒心,都在为对方着想,真是她们这种深厚的感情,别人的挑拨也无法离间她们。维系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什么,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信任和祝福吧。
2. 之前看到电视电影里的那种坏人做坏事,会有情绪,愤愤不平,也担心好人会受伤害。而看这部剧,或许知道佛陀的结局,反而没有了太大情绪。
祥光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她自己的立场上考虑,可恨之余也有可怜之处。她被欲望遮蔽了双眼,看不到她正在享受的幸福,所以她很不幸福,她是可悲的。
而王后姐妹,因为她们的善良,次次化险为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说,为什么有时候坏人反而得逞,善良的人反而受到了伤害。我想,坏人得逞不过是一时,就像那碗毒粥,差点就被祥光夫人的儿子吃上,而善良的人必定会获得福报,福报如若不是种在她身上,必定会种在她的子辈身上。
《佛陀传》读书微输出15——生、老、病、死,一生都要面对
【书籍篇章】《佛陀传》10
【阅读时长】12分钟
【摘录】
1. 悉达多叹息道:“父亲,这并不是才干的问题。我相信最基本的问题是要令一个人的心得到解脱。”
2. 生、老、病、死都是我们这一生要肩负的。发生在这孩子身上的,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感悟】
1. 心若不自在、自由,无论在怎样优渥的环境中,仍会被外境牵着走,而身不由己的做很多并非发自本心的事,迷失在财色名食睡中。
2. 很喜欢『肩负』这个词的使用,说明我们不仅要去经历和体验生老病死,同时要勇敢的承担,对生老病死负起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5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