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陀开示饥饿时不易生嗔心(饿不饥食)

学佛百科2023-03-08183

鸟兽转世出家修行佛陀开示何为苦本

本生故事:鸟兽转世出家修行, 佛陀开示何为苦本?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精舍时,有四位比丘坐在大树下,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在一切世间中,什么最苦?”

第一个比丘说:“世间的苦,莫过于淫欲。”

第二个比丘说:“世间的苦,莫过于饥饿。”

第三个比丘说:“世间的苦,莫过于憎恨。”

第四个比丘说:“世间的苦,莫过于恐怖。”

他们共同争论苦的意义,谁都说服不了其他三人,始终无法得出结论。

佛陀已明白他们的具体观点,于是走到他们那里,问他们在讨论什么,他们就将经过告诉佛陀。

佛陀对他们说:“你们讨论虽然激烈,但并没有触及苦的究竟意义。世间的苦,莫过于有身体。饥渴寒热、憎恨恐怖、色欲怨祸等等,都因身体而来。身体原是一切苦的根本,是祸患的器具。劳心极虑,忧惧万端,在三界中蠕动,相互残杀,吾我缚著,生死不息,都是由于有身体的缘故。要想脱离世间的苦,应当去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入涅架,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佛陀给四位比丘说法后,又给他们四人讲了一个故事——

过去久远无数世时,有一位五通比丘名叫精进力,他在山中大树之下静坐修行。当时山中还有四只鸟兽,一只鸽子、一只乌鸦、一条毒蛇和一头鹿,依附在精进力比丘身边,时常得到安稳。这四只鸟兽白天去寻觅食物,晚间回来比丘身边住宿。

一天夜晚,四只鸟兽相互讨论一个问题:“世间的苦,哪种最重?”

乌鸦先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我们饥饿的时候,周身无力,两眼昏花,心神不安,这样容易投身到网罗中,顾不得刀杀的危险。我们断送性命,都是这个原因,照此说来,饥饿最苦。”

鸽子接着表达不同意见:“淫欲就像火焰,使你无所顾忌,危害身体,丧失性命,都是因为淫欲。”

毒蛇并不认同,他接着说:“只要众生有了憎恨之心,就会不问亲疏,既能杀害别人,也会杀害自己。”

最后轮到鹿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在山林中时,心中时常感到恐惧,既怕猎人捕捉,又怕虎狼追杀,听到一点响声,不管悬崖深谷,都会惊惶奔投,母子都有可能丧命,真是叫人肝胆痛裂。照此说来,恐怖最苦。”

那时精进力比丘听到四只鸟兽的对话,对他们说:“你们所说都没有弄清楚苦的根本,世间最大的苦莫过于有身体。它是苦的器具,装着无穷的忧愁恐怖等。我由于这个原因才舍俗学道,熄灭妄念,不贪著四大假合的躯壳,断除苦的根源,以求证得涅槃。涅槃乃是清净寂灭、无形无相,永除忧患,才获得最大的安稳。”

四只鸟兽听精进力比丘说完这一番话,当下豁然开悟。

释迦牟尼佛告诉这四位比丘:“当时那五通比丘就是我,四只鸟兽就是你们四位比丘。你们前世已听过关于苦根本的道理,怎么到今天还是这样说?”

四位比丘听佛陀说法后,不由惭愧自责,终于再次开悟,就在佛陀面前证得了罗汉果。

佛经中关于“贪”“嗔”“痴”的故事

(85)盲 人——剜出他眼 累世成盲 一时,佛在木特乐【城市名】芒果园。木特乐有一施主名具资,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不幸的是其妻生下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夫妇俩心里非常痛苦,便在黄昏的时候悄悄把这个残废的孩子丢弃在街头喂狗。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都在观察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这个残疾孩子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依靠他还可以调化更多的众生,便加持孩子不被恶狗吞噬。次日晨,世尊著衣持钵与比丘僧众往诣木特乐。众人见之皆感十分稀有,猜测定有精彩之事。佛陀思维当以方便法利益更多众生,遂入等持,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令残婴回忆前世且能与佛陀对话。世尊问道:“你是丑陋者吗?”孩子说:“是的,我是丑陋者。”世尊又问:“身口意所造恶业的果报会成熟吗?是否很痛苦?”“佛陀啊,身口意所造的恶业肯定会成熟,果报苦不堪言!”“你依止了怎样的恶知识才造此恶业?”“并非是依止恶知识的缘故,而是我的心相续没能调伏。”木特乐的人们见此情景深感稀有疑惑不已,暗自琢磨孩子的来历、前世如何、为何他能回忆前世且能与佛陀对话,因敬畏世尊威德便向阿难尊者讲述心中重重疑问。尊者说:“唯有佛陀遍知一切,你们应该去启问世尊。”众人直言道:“因敬畏佛陀威德,故不敢启问,尊者能否代替我等请求世尊开示?”阿难尊者悲悯众生,为令得益故来佛前恭敬顶礼、合掌启问:“世尊,这个孩子前世是谁?身造何业?为何他能够回忆前世,如此幼小却能与您对话?”佛陀告阿难尊者:“这个孩子在前世曾造了很大恶业。昔日统治木特乐城市的国王名叫丑陋者,性情十分残暴,嫉妒心极强,对自王妃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禁令。若带王妃出游,禁止街道两旁打开门窗,更禁止别人仰望王妃姿色。若有人无意一瞥王妃,他会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一日,他与王妃眷属们一起在林中公园游玩。时无如来出世,有一位圆满功德的独觉在山林里修持。几个王妃四处嬉戏,忽见独觉身相庄严,身心调柔,生起无比欢喜心,取下各自面纱于独觉前恭敬顶礼。国王闻知此事后嗔心大起,立即命令手下人剜去独觉双目。【师言:有些众生造下的恶业难以计数。在座的各位可能挖独觉的眼睛、挖佛的眼睛等事是没有做过,但挖其他众生的眼睛或损害其他众生的事肯定是做得不少。所以,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今生中曾造了什么样的业?想一想前世造了什么业?想一想无始劫以来都造了什么业?虽然我们不能回忆前世,但我觉得肯定造过很多恶业。如果今生不精进忏悔的话,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解脱?所以,应多念“嗡班匝儿萨埵吽”来忏悔。否则,他日亲身受报时是极为可怕的。】独觉因前世恶业感召,受害时没能显现神变但知国王一行造了很大恶业,为了救度他们便显现神变【独觉的神变在失双眼后又恢复了】,飞入虚空中,示现燃火、下冰雹、闪电等神变。凡夫人对神变有很大的信心,国王见此情景马上对独觉生起信心。他如木头倒地一样五体投地恭敬顶礼,祈求忏悔:‘大尊者,您下来吧,沉溺在轮回中的有情造了很大恶业,祈求您接受我的忏悔。’他忏悔后,独觉藉此而示现涅槃。国王用独觉的骨灰建一遗塔,在遗塔下发愿:愿我在此后的生生世世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恶业的果报;愿以我造此塔、恭敬供养独觉的功德,于生生世世中转生富贵之家,并于比此独觉更殊胜的如来面前令佛欢喜,出家获得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国王就是现在这个盲孩子,因他曾以恶心剜掉成千上万众生的眼睛,故其业成熟时于五百世中生于地狱,受无量痛苦。从地狱中解脱后,于五百世转生盲目饿鬼。次后又于五百世转生为盲目的旁生。从三恶趣中解脱后,又于五百世中转生为盲人。”【师言:确实,他造的恶业是很严重的,所受的果报亦是在三恶道中乃至转生人中时,在释迦佛的教法中尚未解脱。】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这个孩子在什么时候才能灭尽痛苦?”世尊告曰:“将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善意如来出世时,他才转生成六根具足之人并于彼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证果后以其前世恶业最后的果报成熟,双目为业力显现的乌鸦啄食,以此因缘示现涅槃。此后再不用感受痛苦。”【译者:听了这个公案以后,我们应好好地想一想,已得到独觉、圣者罗汉的果位仍要受业报,我们还愿意伤害其他的有情吗?我觉得《百业经》的加持力是很大的。以前,很多人对因果没有很大的信心,但自从听了《百业经》以后,四众弟子从修行和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我相信以后阅读《百业经》的人也同样获得利益。】众人闻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是宣说竟,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世尊见众人已堪为法器,即传相应的佛法,有些得了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有些得到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有些种下金轮王的种子,有些得到梵天、帝释天的果位,有些得到独觉果位,有的种下了无上菩提的种子,更多的人对三宝生起了无伪信心。

为何佛陀治不了众生的嗔恨心?

一切贪、嗔、痴 来源于颠倒梦想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执着心就是轮回的根源

众生原本解脱 只因心有 所住 而一层层自缚 不能解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9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