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解锁生命

我们学习了佛教以中观的态度来看待人生,认识到我执、法执的过患,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是对自我不能看清,执着这个世界为真实的,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来自于无知,还有错误的观念,产生不良习惯。末学在以前学习佛法,表面上说着缘起性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却起种种执著,就是“说在空中,行在有中”。所学的佛法理论似乎飘在空中一样,不能落地实践。比如初出家时认为勤奋的拜佛诵经是精进修行,然后去给自己定功课每天完成。由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无比精进地修行。

事实上,这只是精进的一种形式,而真正的精进是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念头,每一个念头都被自己所发现。

比如戒定慧三学,我们在对戒律的受持,是否只是在表面上持守,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但是心中的贪嗔痴执著却比谁都重。如果说在定方面,禅修中有一种方法叫牧牛,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否看住自己的心?看守自己的六根门头是否被六尘牵着鼻子走?说到开发智慧上,我们常常被自己狭隘的思想所局限,应该要打破所有的名言概念,把原来的那个自己揉碎,再重组。在烦恼调伏上,智慧也是运用得那么生涩。比如当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就会加倍回馈,但是当别人对我们一般或者有偏见时,我内心就会生起不平等之心,心情不好,常常口中喊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但是那时那刻这个众生就不想度了,连看也不想看,这很显然就落在了烦恼里,烦恼虽无尽,也不差这个烦恼了。做不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按理说应该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的累劫父母呀,对之不起嗔心,永远用一颗宽广的心去包容,去原谅一切众生,可就是却做不到。

学到这一课,我想在观念上更是提醒并认识到自己这样致命的错误,一定要下决心去改正这个心态。虽然我们常和别人宣扬,“人生难得,要好好珍惜。”是呀,别人的人身不好得,难道我们自己的人身就那么好得吗?我们就该无所畏惧地挥霍年华吗?所以削弱自己的分别心,打开自己的心量,去慈悲众生,来弱化我执是正事儿,这样心态也会渐渐稳定。

我们普通人的一生的努力大都在追求幸福,避开痛苦。包括我自己曾经也是。但是慢慢从佛法角度上去思量,对于痛苦和逆境这块,我们会发现,其实人生中遇到的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是有因有果的,那是自己往昔所造的业力牵引,这些也都是无常的,所以试着接纳现实,正确地面对逆境,反而是一种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在逆境中会更加认清自己,从而打磨掉自己身上的浮夸和傲慢,打破那些自以为是,回到当下的朴实,无牵无挂,心中坦荡,安心知足,这才是一种行者的态度。

对幸福和痛苦,每个人的感觉中都各自不同,有些人承受痛苦的能力很大,把吃苦当吃补,不以苦为苦。有些人把吃的一点点苦就变成苦难,一跌永不起,那吃苦变得毫无意义。有些人感知幸福的能力超强,一点点的快乐都很满足,而有些人得到许多,却怎么也幸福不起来。所以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能力,是培养道德后,造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从而能够自如地处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顺境或逆境。看清了世间的无常和因果变化的规律,缘起空性的真相,那么就会越来越能认清自己。

也许我们在过去的人生岁月里经历了很多,但是未必每一次的经历和判断都是对的,必须以佛法的正见来看待人生,我们固执了太多不正确的观点来局限了自己,让自己深陷其中,所以从现在开始学着训练自己的心,真正的从当下去改变自己,归零开始。

 收藏 (0) 随喜

内容免费学习传播,因为有和您一样的人捐助。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华人学佛网 » 学佛:解锁生命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推荐

佛渡有缘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