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第二节 诸法无我
第二节 诸法无我 此中我者,是有自主体及统宰用义,有自主体及统宰用,即曰我。有情众生,只有五蕴诸法:五根、五尘谓之色法,即物质,在人即为人身,此色法曰色蕴。又有苦乐之感觉,此谓之受,受中亦有种种不同,是曰受蕴。所感觉上取分齐者,即想蕴。心知...
手机学佛网传播佛法正能量!佛说学佛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佛法无边,佛光佑你!学佛网,佛法界文化鼻祖!
第二节 诸法无我 此中我者,是有自主体及统宰用义,有自主体及统宰用,即曰我。有情众生,只有五蕴诸法:五根、五尘谓之色法,即物质,在人即为人身,此色法曰色蕴。又有苦乐之感觉,此谓之受,受中亦有种种不同,是曰受蕴。所感觉上取分齐者,即想蕴。心知...
第一节 诸行无常 行者,造作变坏义。此中有三:一、生;二、异;三、灭。此生、异、灭以造作变坏为义,故曰行。常者,不变义,如虚空即恒常不变。然物或有暂时不坏,而以后要变坏者,亦非常;此永不变灭者,即曰常。前来所讲因缘所生法莫不有生,有生即有变...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 印者,印定之义。为此三法所印者,即佛所说之出世三乘法;不相符者,即非佛所说出世三乘法。此三乘共学之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今即分三节明之。
第六节 再论业与界趣之流转 上已总明世出世间皆因缘所生法,而此中须先明而又最难明者,即业与界趣之流转。由善不善有漏业,得三界五趣生死轮回,欲解脱此生死轮回,须先明轮回之义。轮回即流转,凡理论皆先有事实,然后立言,否则论据不实,何从征信。在吾...
第五节 成圣之道 一、有情种姓 有情想知觉之众生,谓之有情众生。众生以种姓分,大别有五,即在有情众生藏识中,有五类不同之种子:一、阿赖耶识中无出世智种者,曰无出世种姓。此类众生只能在世间修福果,不能达出世三乘法。二、闻佛说法而能由四谛教法修...
第五节 成圣之道 一、有情种姓 有情想知觉之众生,谓之有情众生。众生以种姓分,大别有五,即在有情众生藏识中,有五类不同之种子:一、阿赖耶识中无出世智种者,曰无出世种姓。此类众生只能在世间修福果,不能达出世三乘法。二、闻佛说法而能由四谛教法修...
第四节 异生与圣 异生,即通言凡夫。人与天之身形同,与佛菩萨亦相近,故天与人皆是善报。畜生鬼狱则奇形怪状,异形无数。可生此异形类中者曰异生,此统言凡夫之类皆可受“异”形“生”故。然异生有异生之同类性,此异生性依人我执而假立,然执有实我亦有浅...
第三节 业与界趣 业之意义,前已大略讲过,即行为造作义。业之杂染者曰有漏业,有烦恼漏故。然行为不都属有漏,如菩萨行亦曰净业,即无漏业。但今别名净业为行,此处之业且专指染业。业之大分,从所依法上讲,即一、身业,以依身造成故;二、语业,以依言语...
第二节 无始流转 因缘所生法(法界诸法),即通常言世界万有。因缘者,非于世界万有之外别有其物,因者以世界万有为因,缘者亦以世界万有为缘,是无边无中,无始无终者。此诸法是有为生灭法,相续生灭,有似旋流。《成唯识论》云:“恒转如暴流。”以刹那生...
第一章 因缘所生法(五乘共学) 第一节 总 论 因缘所生法,是佛法之大宗,五乘之共学。以佛之说法,应闻法者根机而说,大致分为五类:一、人乘。人乘中之圣,即是圣人。二、超出人类之天乘。佛说之天,与别种宗教所崇天神不同,乃三界中一种胜过人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