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人工智能时代心得五

本课借由人工智能这个社会热点,反映目前的社会现象,也就是,人们希望通过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生活,以此获得更多幸福。佛说学佛网

但是这种向外探求的方式,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因为外在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类无法让它们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变化。我们能做的,是从内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对待事物的立场。所以法义指出,从内心获取的幸福才是解脱之乐,究竟之乐。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根本之处。人工智能作为服务于人类的工具,它们没有理性,没有创造性,它们的优势在一个有限的范畴内。而人类的心是无限的,是可以和宇宙共通的。

但是怎么去认识自己,开发心的无限潜质,就需要建立信仰,学习佛法。帮助我们摆脱对自我的误解,了解世界的真相,让我们的心回归本源(平静),唤醒内在的觉醒,从而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也就是心净,则国土净。

心得:

先大概介绍一下事情背景。

上周外出旅游,我们在当地旅行社订购了一份当天晚上的演出门票,附赠接送服务,当时谈的接送点是在我们住的酒店。后来被告知安排在另外一个地方。在去看演出前,我们找到那位工作人员,看看能否再协调一下。但是无意中听到她给其他游客的价格低于给我们的报价。当时就有点无名火冒出来了,本来是想去解决晚上回酒店的事,后来变成和对方很不友好的理论。

于是我就反省:

1, 发现当时嗔心生起的根源在于我带着一颗防备的心,自己事先设定对方可能会有欺骗自己的行为,于是无形中就把自己和对方对立起来,一点点的小问题,就会成为自己误解对方的导火索。现在冷静下来回想一下,当时接送点的变更,对方其实早就发给我们,是我们忽略了,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错怪了对方。

2, 在交流中,对方的辩解,我当时都比较排斥。现在反思,其实,我不应该过于反感别人的辩解,它们可能是对我的一个信号,在提醒我要停一下,从自己的想法中跳脱出来。因为,总需要有一方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事情,不是她,就是我。否则,双方就是在指责和防御中不断循环往复,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还会制造矛盾。

3, 从这件事上,我又想到了每天的定课(慈经),事实验证,这些日子慈经都没听到心里去。经文的第一句,就是愿我无敌意,至少在这件事上,我没能落实到位。同时我又隐隐觉得自己在生活中,长期忽略了这句经文的内涵。我经常会关心自己的家人,好友,同修,但是好像并没有真正关心过自己。其实我的内心也住着一个孩子,她需要我去关怀,需要我去帮助她成长。就如导师所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向内求,向内改变。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人工智能时代心得五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