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慈经,因为还是不能全程专注,所以每次都提醒自己,慈经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对所有人都要无敌意,都要慈悲。心系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慈悲,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是痛苦的解脱之道,才能到达幸福。
每天都这样提醒自己,渐渐也有了一些思维上的改变。
对照自己的人生,感觉自己已经有了要慈悲不要执著个人得失的意识,虽然经常还是会反复,不经意间被情绪所左右。
周一小组共修后,我和儿子到对面的来福士超市买牛油果。
我不小心把一个牛油果弄掉在地上了。我捡起来,心里挣扎了一下。儿子问我怎么啦。我说弄掉地上了,不知如何是好,他说捡起来就放回去啊。儿子才六岁,在他心里应该是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就行了。
我说:“可是牛油果摔过了,里面应该就会伤了坏了。如果我放回去,商家或者顾客就会蒙受因我的过错导致的损失。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这样对他们。”
我儿子当时定了定神,很认真地说:“妈妈,我觉得你的品质很好,我要向你学习。”
如果是以前,可能水果掉地上,我随手就捡起来放回去了。那个牛油果,就算没掉地上,可能也不是我喜欢的成色。
但是学了佛法,我当时想到,我在学佛,虽然我并不是学得最认真最深入的,这可能源于读书时总是临时抱佛脚,养成了坏习惯。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努力专注,也经常因此觉得很羞愧不安。有时自己在找乐子时,经常也会觉得,我没有在做导图。
但是我至少不能标榜自己学佛时却做出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行为,玷污佛法,愧对导师,虽然这是非常小的事件。
而且慈经弘扬对人慈悲,我也应该对超市对其他顾客慈悲,不能让他们蒙受因我的过错导致的损失和难过。
常常想起前两节课视频中师兄说的一句话,待人处事,要时刻以佛学弟子的身份要求自己,虽然我还不算是佛学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