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
婆婆接水,我问先生,记得婆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水的。先生说,之前用水塔的水,有浑浊。所以她开始在固定的时间接需要喝的水。后来水塔没了,铺新管子,水厂供水,现在还喝上千岛湖的水。但婆婆接水却变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之一。不再需要原因,只是惯性。
我突然意识到,无明就是这样的一种不觉所带来的机械惯性。
我们每天在单一的线上重复往返,时间久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生活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这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惯性。
如果我婆婆接水惯性被我打破,她一定会很不高兴。就像我每天的生活被冠状病毒打破一样。除非,我们能自己看清楚,找到原本那颗明觉的心,我们才会愿意打破自己的惯性。
我的惯性呢?更多的时候是被一种感觉(意)牵制住了。
比如,钱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
比如,家所带来的踏实的感觉。
比如,我在病毒期间走入被通知封闭的宝石山,看到特警,下意识选择躲藏,害怕,觉得自己做错的感觉。常常我想要反抗一种集体共识的声音,一种看似合乎传统的声音时,一种来源于圣典的评判声音。但同时内心会有一种胆怯。这种感觉升起时,我很想要退回到安全地带,不去对抗。但有时,也会因为内心觉得太挣扎,而选择逃离。所以出离,这个词,在我一惯的使用中,就是厌离,逃避。
虽然这不究竟,但当内心没有智慧与爱去理解柔软坚韧我的内心。我是没有多少力量转化的。三年的学习,没有太大长进,但还是很感谢,导师创造的这样因缘。惯性力量是强大的,培养心的觉照力,能够如理思维正见,并且带到生活中如理运用,这真的需要一个重复、熟悉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我常常如界文法师说的,当烦恼无法对峙时,心容易落入到对结果的期待,完美主义是个黑暗面,它会把你带入懊恼,怀疑,不自信的深渊中,让你不能接纳这样的自己。自然也不会从内心去爱自己。
知道死是一定的,我真的有认真思考要怎么活,闭上眼睛,虽然具体画面还不清晰,但内心的牵引,是往光的方向,往爱,往自我成长。渴望找到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法的境界很高,但修行,还是需要结合当下自己的因缘。不是增加什么,也不是减少什么,而是真正打开,照见本心。
让身安住,让心回家,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恩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