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业的总相,我懂得了”行善招感快乐,作恶招感痛苦,且业增长广大,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这些业的特征和基本规律使我警醒,同时内心也有了要止恶行善的决定.那么在生活中我应该用什么标准去判断什么是恶业什么是善业呢?本期教材讲解了修学十业道的重要性和十不善业前三支,帮我分辨业的差别,判定罪业的大小,使我对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十业道即十善业和十不善业,虽不能包含所有的业,但它是我们欲界最粗显的,是其它色界、无色界及解脱的业修行的基础; 十业道主要表现在身口意三个渠道,持戒就是通过防护身口意三业,达到防护十不善行的效果;十善业也是菩萨戒的起点,以修十善业为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佛果。以上这都说明了修十业道对于自己以后的修行非常重要。
十不善业道包括身三语四意三,本课学习了前三支--身业,即杀生、不与取、邪淫。文中对每个业道都从四个方面来判断,即行为的对象,行为的思想基础,采取的手段,完成与否;思想基础又从想、烦恼、发起三方面来分析。每种业的评判如此严谨和细致入微,让我深深感到法的神圣和不可侵犯.
在此特别分享一下不与取吧. 偷盗,戒律中又叫不与取,凡是别人没有给你的东西,不管你用坑蒙拐骗偷抢还是什么手段得到,都属于偷盗的范畴。按这个标准,仔细筛查平日里的表现,原来用单位的打印机打印自己的东西,拿单位的笔和纸等,这么小的事也属于偷盗.本以为很正常很自然的行为却是在造业.那为什么自己造业却不自知呢?交流时刚艳同学的分享让我大开脑洞.偷盗是有心理基础的,第一次想拿单位的东西可能有一点贪心,但会有所顾虑,做时内心胆怯;之后发现没什么,然后做第二次,贪心力量加大,介心稍有懈怠;第三次贪心更大,介心消失;第四次第五次……慢慢地这种贪的力量越来越壮大,我原有的心被一点一点地蒙蔽,然后就有了现在的习惯和自然,自然得自己毫无察觉.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生活中不知还有多少,看似很不起眼,却在不断积聚我的恶业, 且永久地储存在阿赖耶识里不能消除,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业决定一切,我将为自己所造的业买单.这是多么令人恐怖的事情.
事态严峻,这关乎我未来的生命,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谨言慎行,哪怕它看似再微小,也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同时止恶行善,安住修学,保证自己的修行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