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还是乐,如果没办法认识清楚,学佛之路就会一直停滞不前。看到这种过患之后,我决定思惟自己的种种苦,从而认清这种生命的实质。
导师开示道:“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上的,不是本质的快乐”,“苦是常态,快乐是非常态”。
思惟过去在碰到不开心的时候,总会想着去找个方法去发泄,就会拉着一帮朋友去花天酒地。确实也让我在那一个晚上感到心情愉悦,也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可是等到一觉醒来,那个不开心的事情依然涌上心头,而且更糟糕的是,这还让我身体健康受到了损害。
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享受一时之乐,经常熬夜通宵玩游戏。总以为自己身体吃得消,就一直在透支自己健康。现在四十岁的我,身体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好的状况。
这些都是快乐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总以为这样会让内心能感到一丝的愉悦。但是往往到后面,痛苦会是成倍的还给我。
当我在工作与生活中感受到不满的时候,我也会去选择发泄情绪。而有些时候这种做法会有一些过激,例如与对方产生争执,或者在别人背后调拨离间。认为这样可以报复到别人,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到痛快。结果发现事情总不能朝我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最终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自己的苦恼加剧,这真的是得不偿失。
其实说到底,之所以发生这些情况,就是因为自己信念不够坚定,才会被凡夫心所牵引着步入深渊。
人间的乐并不是究竟的乐,它是有漏的,是因为惑与业影响下造就的产物。
就像肚子饿了,就要去吃饭,饱了就不会去吃。但是饱了之后还继续吃下去,就会被撑死。同样的道理,这种快乐只是基于这种有了痛苦,就要去改善它。但是这种快乐它是暂时性的,它是会消失的,消失之后还会去寻找这种快乐。
如果在深层上的说,轮回里的一切的乐都有漏的。哪怕是升到天道,等到福报享尽的时候,还是会堕入其他五道继续受苦。
六道是不存在有究竟的乐,如果真的需要去离苦得乐,唯有生起求出离、求解脱的心。
释迦王为了不让佛陀出家,想尽办法让他看到人间的一切乐。可真当悉达多太子在城外看见病、老、死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人间的苦大于乐,当下就生起了出离解脱的心,于是毅然决定出家。
再反观阿底峡尊者,也是家财万贯,但是当他明白人生苦的时候,当下也会想到弃舍凡夫心。
虽然,我还未达到圣贤这般境界。但是,我在观察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这些苦,看到“乐”的虚幻,我也能明白必须生起坚定的信念,朝着正确的大道前行。
苦,苦,苦,我一生都充满着苦!
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这个世间的一切快乐都是过眼云烟!
放眼看去,世界上多少人为了追求这种有漏的乐而劳于奔命,最终落得一场空。看看自己,其实何尝也不是其中一员?看透了,就要弃舍它,让自己的生命品质得到真正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