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烦恼与幸福

学习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烦恼与幸福的关系:佛说学佛网

一,运用缘起性空和唯识观来认识观察世界和重新认识自我。(认清真相,摆脱错误)

首先、佛教中的“空”,是“缘起性空”。世上并无独立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一切都是条件所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世界的一切存在败坏,都是因缘这个条件所成就。

《金刚经》中认识世界的公式:“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告诉我们,“所谓有,就是没有、只是假有”。换言之,所谓烦恼,其实就是没有忧恼,只是称为烦恼而已。同理,所谓幸福,其实就是没有幸福,只是称为幸福而已。推而广之,世事皆如此。

其次、“因缘因果”告诉我们现在生命是过去行为的延续,是习惯的积累。唯识观告诉我其实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认识的一个有限世界里,而非真实的世界里;世间一切关系,都是一种因缘和合条件成就时的假相。

再者,烦恼的产生源于我们的无知和执著。某件事,因为我们心理脆弱,过分地在乎别人外在的评价或依赖于别人的理解认知,所以才能对我们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明白了世事无常、无自性,世事皆为自已认识的有局限的产物(假相),既然都为假相,都是自我认识的不足所造成,那又何必特别在意呢?

二、将法义联系实际,开展表扬与自我批评,树立正见正思维,付诸实施并反复践行。

首先,反思自已作法有无不妥,观照自已言行是否符合佛法义理。

老婆的说法本身是好意,可能有些话不妥,但也没有过分。反倒是我讲话的气话过头了。原因有三:

一是心理素质差,因我从小自尊心曾受压制,听不得别人的牢叨(负面评价),实际上是自我中心欲太强;

二是过分在乎外在评价,老婆是我最亲近的人,所以对他的说法更加在乎执著,所以伤害更深。

三是环习惯使然(串习),因为亲近反而更结肆,知道过了也就过了,殊不知这样对她是伤害挺严重。其实我老婆受到我的伤害一点也不比我少。

其次,换位思考,对别人的观导和帮助心存感恩之心,随喜他人功德。

认识到这些,我需要及时止损。我老婆又非佛弟子,不能以过高要求她。我已学佛,应当以佛法来指导自已的行动。所以我要放下错误认识和依赖,承认错误,道谦并忏悔。学会爱语去关爱家人。用行动去弥补自已的过失。对老婆的提醒心存感激,并随喜她的功德。如此烦恼将会减少,幸福感随之而来。

再次、持续用正见指导行动并安住。

以后要常思已过,充分认识自我,破除我执,凡事满怀宽容和善良之心,持续地从关注自已转为体谅和关爱他人,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开发心性之无限层面。真诚地希望这颗智慧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慈悲种子,有一天会成长为一颗大树。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烦恼与幸福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