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学的是【破斥二种妄见】即两种错误的观点,止和观是训练心行的两个重点,两者缺一不可,本课引用了《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和《集菩萨学论》加以说明闻思修是一个整体。观的特点是分别和观察,止的特点是不分别和按住。
片面地强调止而忽略观,或片面的重视观而淡化止,在修行上都是不完整的。本论所破斥的妄见,正是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而言。
破斥妄见一,聪明的人只要修观就行。而那些姑萨黎不爱学教理,专修苦行的人,只要修止就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两种人都应该止观双修,聪明的人更需要修止。否则就无法将正见转化成强大的正念,落入空谈,那些专修苦行的人也应该对善知识生起猛利的信心,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依正见思维调整心行,止和观的功用是不同的,如果没有观,就无法从迷乱中走出来获得正念,没有止就无法长时间按住与正念。
破斥妄见二:观察修只应在闻思阶段才需要,进入实修的阶段就不应该分别,破斥这种妄见要认识到这种错误,来自于没有分清非理作意的执着性分别和如理作意的正分别。要认识到如理作意也是调整心行的重要手段,如果将这类分别当做著相,就是将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通过观察修获得正念,正是安住修的前提,当心安住于正念后,还继续不断地观察,才会成为止得障碍,如果认为刚开始就不要观修是错误的。
学习了本课,我一直在思惟自己的观察修,对于佛法所说的正见,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念三恶道苦,念死无常等,必须殷重无间的认真观修,这些内容在每日定课中都要进行观察。
检讨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是停留在学习知识的状态。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去世,还有突然发生的车祸。看到新冠状病毒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却没能在我内心真正生起那种迫切感,实际上是无常没有入心,总觉得自己身体健康,不会那么快轮到自己。定课中提到念三恶道苦,更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先生突然得了脑梗,一下子把我打到十八层地狱,我每天给他攃洗,打饭,做按摩,看着输液,每天过着低级重复的生活,让我没有时间修学,我静下心来,思惟无常,我祈求佛菩萨加持,让我先生的病快点好起来吧,我还要去好好学习佛法,我感恩辅导员和师兄们,我感恩太多的人,感恩这个无常,我思惟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得去三恶道。我知道改变观念、心态品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要不下功夫,从固有的观念心行中走出来,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知道如果我不改变,就会在无尽的轮回中受苦,所以我必须要殷重无间的不断观修。不断的思维依止法,思维善恶因果,对三宝的功德生起稀有难得的心。通过止观的修行,调整自己的凡夫心。
我们现在学的是依止法,已经能从对善知识没有感觉,调整到对善知识生起恭敬心,认识到依止法是入到根本,对于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我知道现在做的还非常不好,离佛法的要求还相差太远,但是在《道次第》的指导下,我要按照导师的引导努力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