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少去想这件事,我觉得对于佛教,我去信了,而且得到了欢喜,那就足够了。小组学习的时候发现,我这有点跟着感觉走的意思。但感觉是什么呢?是无数个念头,而这些念头都是由以前生命累积的习惯和今生所学习的知识累积起来的习惯共同作用形成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念头,是靠不住的,如果只跟着感觉走,就容易误入歧途。仔细思维同学们的分享,我重新为信仰下了个结论——信仰,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心灵依赖,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指导下去实践的。
导师说:幸福就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人们都在追求幸福,小到婴儿,大到耄耄之年的老者,婴儿饿了有奶吃,吃完后就会满足的睡去,老者则有各种表现,如怀念自己年轻时候的“英雄事迹”,或是儿孙满堂有年幼的儿孙们奉上各种奖状等等。众生都在追求快乐,动物也是如此,要自由自在,要时时能果腹,为了快乐,使出浑身解数武装自己,以免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可以说,追求幸福,其实就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只是人类又有所不同,会思考,在满足本能的生存之后,幸福的感觉就找不到了,于是又有其他各种心理的需求,目的也就是想找回那种幸福的感觉。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就会走上歧路,认为财富会带来幸福的人就会成为财迷、吝啬鬼;觉得某个明星给自己带来幸福并放大其感觉的时候,就会成为追星族,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就为了与心中那个偶像合影、或获得签名等等;觉得名声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获得一个好听的名声;觉得权利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权利、滥用权利;……导师说:这也是迷信。迷,为混乱,分辨不清;信,为相信、顺从。
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难免会落入迷信、邪信中,甚至不能自拔,害人害己还不自知。因为对万事万物建立的依赖,最终都导向贪心、嗔恨心,而贪心发挥到极致就是恶鬼,嗔恨心发挥到极致就是地狱,人的心在嗔恨的烈焰中不得安稳。有人说,我不去想,我就没有依赖,其实这是无明,无明就是不觉知,但凭本能做事。可是,这也会有不好的结果:希望结果比别人好,那是莫名其妙的贪心生起来了;做完后结果并不和别人一样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嗔恨;无明,还会生起莫名其妙的傲慢;无明,还会生起莫名其妙的怀疑。无明的心,不是没有依赖,是依赖散乱,处处都是依赖,却没有能力觉察到自己有依赖。就像动物般活着,能填饱肚子的都会成为暂时的依赖,如老虎,一会儿捕食野猪,一会儿捕食鹿。
宗教不等于信仰,信仰也不等于宗教。佛教是怎样一种信仰呢?严格来说,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佛陀在甚深禅定中觉悟世界真相后,劝导世人要正确生活进而才能像他一样发现世界真相的言教,这些言教流传至今就是我们走进寺院可以学习的佛法。
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的发展规律,大到这个世界,小到一个原子。能被感知到,则是心念的作用。善念为主导的时候,只注意善的事;恶念为主导的时候,则会注意到恶的事。生什么样的念头,是被日常的习惯所主导的,就如财迷一样,日常的习惯一定是想钱财的时间更多,在日常的的言行举止和思考上,也会习惯的就以财物为中心。如果像佛陀一样,每一念头都在觉知中,就没有什么“习惯”可以主宰我日常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内心就变的极度宁静,可以包容一切而不动声色,如虚空,如大海,无处不安住,随处可安住,随时可安住,大自在、大幸福。
不过,我还没有这种觉知能力,时常不自觉的生起贪念、嗔恚、傲慢等等念头,当我觉知到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念头之后的事情了。我应当训练自己的觉知能力,追求觉知一切后的宁静所带来的快乐!
佛教的世界观,让人站在生命的制高点。(因缘和合的世界,自己是自己所感知世界的主宰,世界因自己认知的变化而变化)
让人明白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成、住、坏、空的发展过程,有哪一个过程可以依赖的呢?好好珍惜吧。)
让人更懂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皆有各自因缘,关系也有成、住、坏、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让人更了解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万物也是因缘和合,关系也有成、住、坏、空,不能依赖,善待万物就是善待自己)
佛法,让生命变得有长度;(过去的念头、言行举止,决定了现在的生命状态,现在的言行举止和念头,决定了未来的生命状态)
佛法,让生命的意义变得更实际,又有深度。(从当下的念头、言行举止着手,去改善,就在改善未来的命运)
佛法,其价值观,更有实践意义。(自己是自己感知到的世界状态的主因,要改变这个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
佛法,不一样的人生观,就是教育人如何做人。(善恶的结果都是“自作自受”,要得善果,当然要“众善奉行”创造善缘)
佛法,是生命的智慧;(能把握当下,就把握了未来的命运。常常忏悔自己过错,就在不断增长智慧)
佛法,让人敢于担当;(担当的越多,成就越大)
佛法,可以让家庭和睦;(反思自己过错,随喜称赞他人优点,包容彼此缺点,如法的积极面对困境,当然和睦)
佛法,可以指导管理企业;(如理如法的团体,自然受世人敬重;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事情要成功,还要有合适的因缘)
佛法,也可以指导治理国家;(改善了自己,国土自然清净、庄严)
佛法,让人安乐,让人幸福!(多做善业,自然得善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没有不好的)
佛法,不让人迷信,也不让人邪信,一切要亲证!(所有的言教,都是指示人看月亮的手,要看月亮,还是得自己睁开眼睛去看)
佛法就是获取幸福宝藏的钥匙,要自己拿着钥匙去开启宝藏。(钥匙、宝藏,就在那里,用或不用,能不能获得宝藏,全靠自己)
佛陀,圆满的智慧发现众生的本质一样,他把自己发现的真理向大众反复宣说,没有起丝毫的烦恼,希望人们都能像他一样看到现象背后的真相,只要人们还有一点点疑惑,他就慈悲的再次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清净、和谐的僧团,正是在佛法指引下修行的团体,他们让佛法得以流传,他们也依靠佛法得以看到真相。
三宝,如此殊胜,才是真正的值得依赖的。我不知道我在哪一天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我希望我在未来际的生命中,都能听闻佛法,直至像佛陀那样看到我本来具有的圆满智慧。愿与十方众生一同皈依三宝!一同证悟菩提!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