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按照《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的仪轨,首先是念诵皈依偈和发心偈各三遍。

皈依:
南无
从今乃至菩提果,如海诸部坛城主,
上师金刚萨埵前,吾以深解信皈依。

从今日起,一直到证得佛果,我始终以深刻坚固的胜解信皈依如海般广阔无垠、无量无边诸坛城的主尊——金刚萨埵。其本体为自己的根本上师,显现为报身金刚萨埵佛。

胜解信是在了解金刚萨埵佛的功德之后,对佛的慈悲、愿力和心咒的加持力生起的不可动摇的信心。坚信只要祈祷,金刚萨埵佛就会住于己前,聆听自己的发露忏悔,并给予安慰、加持。佛的心咒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如法如量念诵,必定能摧毁一切罪障。

发心:
一切等空诸有情,为得安慰竟乐地,
身口意之诸精勤,皆当不离菩提道。

为了尽虚空界一切有情都能获得究竟的安乐,愿我身口意的一切勤作都永远不离菩提道。

我们需要依止一个对境来进行忏悔,这叫忏悔的所依或依止力,包括内依止力和外依止力。
内依止力指信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等。

外依止力是观想金刚萨埵。

显然,上文中的皈依、发心为内依止力,首先对金刚萨埵生起坚定的信心,并且发愿为了一切有情获得佛果而精进忏悔。从一开始就明了自己念修金刚萨埵不是仅为净除自己无始以来的罪业,而是要代一切众生消业,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个时代,为了整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有这种决心和胸怀。

信心和菩提心对于净除业障来说非常重要。皈依的本体是信心,如果对金刚萨埵的愿力和威德力半信半疑,忏悔时就会意志犹豫,从而不能完全地发露罪业并痛下改过的决心。至于菩提心,《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自相续中若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则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自然消灭。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