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树人 厚德载物
没有学习本课前,我理解的道德是上学时评选三好学生所说的“思想品德好”,所以我一直努力当老师眼中的乖学生;道德是我们工作后每次总结必写的“遵纪守法”,所以一直坚守“以德服人”中要以身作则、做好职责内工作、用个人人格让大家信服的观念。
智慧文化中对道德的定义是善,止恶修善、净化内心是其核心。践行道德在不断发展正向心理,不仅能成就精神财富还能带来物质利益。习主席提出“中国梦”,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提升是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现在政府一直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道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利益大众,建设和谐社会。因为社会是由我们每个个体组成,社会作为共业,是由我们众生的个业汇聚而成。尤其当道德与利益冲突时,不同的道德观决定了不同的选择,因缘因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如何践行并提升道德?对照本课提出的三点,我做了如下学习与反思:
第一,发菩提心,树立理想。菩提心不仅所缘广大,还有无限的智慧,代表究竟的觉醒。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向觉醒,进而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没有参加修学前,我也信佛,但是是片面的、错误的,吃素、念经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消业。
第二,以智慧和慈悲去除局限。习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智慧文化一样,要我们突破”我“的局限,学会用因缘因果看世界。福慧双修,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培植福田要有慈悲心平等心,结合发菩提心,我现在心量也打开了。以前一直喜欢说“我的”,内心对各种资源都视若珍宝,觉得拥有了就是我的。现在挂在嘴上更多的是“可以,没关系”。
第三,以禅修实践调整心行。如果不对心加以训练,我们是无法让心乖乖听话的,反而会被不良习气左右。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难以改变,因为我们根本管不住自己。我们常说要控制情绪,我以前也觉得情绪是可以控制的,生活里的各种问题让我发现情绪如果去控制,变成了隐忍,时间久了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佛教的禅修实践,是通过四念处等方法,对心加以训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消除不良习气,开启正向力量。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恰好是我们修习四念处的增上缘。昨晚和先生因为一件事让情绪起伏很大。起因是他的大伯母散步经过我家时来聊了会儿,对于老人我会习惯性得询问身体。当听到大伯母说血糖血压高,颈椎不舒服时,我出于习惯与礼貌邀请她来家里艾灸。当天下午午休后,大伯母真得来了。我按照糖尿病、高血压和颈椎炎给她准备了脚灸仪和360全身灸。我们聊了会儿后,老人坐着艾灸,我则忙碌自己的线上工作。昨天是第四天,当大伯母回家后,先生的情绪爆发了。他质问我是否知道每天这样费用很高?是否了解公婆的感受?问我是否有去陪过公婆?我感觉到委屈,公公前年生病时我给他洗脚、按摩时,他忘了吗。我经常带点他们喜欢的吃的带女儿去看望他们,他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我觉得一切都是作为儿媳妇的正常行为,没有必要说。所以当他情绪激烈得指责我时,我没有与他争吵,一个人安静得上楼,但是内心因为他的情绪激烈也不安定。头脑告诉自己,这件事先生的道德观不对,怎么能这么利益化呢?我之前在办公室里放了几个艾灸仪给同事们随意使用,他也没多说什么。如果今天在家里坐着的是其他人,他会生气吗?我的头脑转个不停,情绪跟着走,暗暗在心理评判先生道德观有问题,太自我了。七点多先生发来了微信,他拍下了公婆还没有到家的视频,简陋的厨房里先生一个人在兆堂生火烧晚饭。他用微信语音跟我说了大伯父一家对公婆的鄙视,他从小感受到的无亲情感,说我对别人都好就是不关心家人,跟我说从小一家的苦。我当时内心无法接纳,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今天第一次学习按导,在老师最后说到养生观念时出示了三个词语,第一个就是承担和放下。我们的肩膀承担了很多压力,要学习放下。我内心同意 ,自己的肩周炎确实是压力所致,也是情绪的积累。再听到老师说养生要平衡,内外平衡,上下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孩子与老人的平衡。我的心刹那间打开了一个口子,答案出来了!我以为先生是把道德与利益对立了,其实他昨晚的情绪源头是我的行为让他感受到了不平衡。曾经以为道德的提升是高大上的出世法,现今我理解是入世法,身、口、意保持正知正念,落实生活中的禅修。感恩这次的矛盾让我明白在道德提升时要避免好高骛远,陷入另一个”我执“,明了佛法是入世法,修学与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忏悔自己在家庭里付出得很少,内心感恩先生一直以来都支持我学习。本周先生外出工作了,宅家的我体验了家庭主妇的辛苦,体会公婆每天体力活的辛苦。这件事的分享是我临时替换的,值得记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