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心态 获得轻松自在
导师从消极积极,悲观乐观,禁欲纵欲,重死重死,自利利他,出世入世,无情多情,随缘进取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佛教徒对待人生的态度。概括的说,就是佛教徒以积极的心态,过知足少欲的生活;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舍小爱为大爱;以中观缘起的态度,重生珍惜人身,讲究现世乐、来世乐及究竟乐。看清缘起,积极进取,接纳逆缘,把握顺缘,以利他为究竟自利,利他是一切功德福报之门。
学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这部分法义,其实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无论是观念心态还是行为都有所改变。
以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遁入空门”的出家人心存偏见,认为他们是懒惰、不进取、逃避现实,“遁”就是逃避的意思。随着对佛法的深入学习,特别是通过拜读古往今来一些大德传记,他们或才华横溢,或事业已成,或家境殷实,却舍弃尘世诱惑,选择长伴青灯,晨钟暮鼓的生活,更是改变了我对出家的错误理解。莫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他们理应受人敬重。
记得那年,儿子突然辞去高薪工作,要去外地某寺院做义工。我知道这不是心血来潮,他早就接触智慧文化,并深信不疑,也十分仰慕那些大德,向往那样的生活。我深怕儿子出家,极力反对,并以死相逼。迫于压力,儿子最终妥协,同意先去我省较近的一所名寺做一段义工,并承诺待我百年归西后,如因缘具足再入空门。
我不想他选这样的人生,就希望他能早些结婚,有孩子老婆热炕头等更多的羁绊束缚住他。几个月前同事介绍他的妻侄女和我儿子处对象,女孩儿相貌姣好,加上门当户对,我比较满意。儿子本不同意相亲,接触后又没有共同语言,多次表示分手。却因顾及我的面子,在我的一再撮合下,勉强维持到节后。前段时间儿子再次提出分手,这次我没再阻止,而是尊重了他的选择,毕竟婚姻生活是他的,更何况更多的还在于双方的缘份。
现在想想自己还在牢笼深感痛苦不得自拔,为什么还要把儿子强拉进来呢?
儿子善根深厚,对智慧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在与他的交流中,我常常被他能够灵活运用通达圆融所折服。如果儿子真有这样的因缘,能够荷担如来家业,他的人生岂不更有意义?如今我不仅不会为他设绊,如果他能耐得住寂寞,受的了清贫,坚定这样的选择,我想我会支持他的。
当年母亲的择婿标准就是单纯的以貌取人。我的婚姻就如同一场赌博,当然我是赌输了。踏上这条千疮百孔的小船,历尽艰辛,遭受无数个风霜摧残,却因空无虚有的面子,以及自认为的责任,而咬牙坚挺到今天也没下船。我对另一半,也由短暂的好奇转变成长期的厌恶,憎恨,麻木,无奈,直至今日的接纳及感恩。正因为生活的不幸才促使我有幸接触智慧文化。现在明白,其实一切都是因缘因果,违缘也恰是修行的助缘、增上缘。
我的今生不仅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转变生命品质。明白了这些,如同点亮了心灯。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家人。没有了我的束缚,家人们得以解脱,家庭氛围也呈现祥和,我也乐得轻松自在。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作品的绘画师,绘画人生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如今我尝到了现法乐。为了美好的归宿,画好当下每一笔每一点,相信作品完成之时,就是收获圆满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