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佛门礼仪心得二

这一课安排我们系统地学习《佛门礼仪》和《居士入寺礼仪》。之前出入寺庙,都是跟着别的信众依葫芦画瓢地学过合十、礼佛、上香几个动作外,对别的佛门礼仪是一无所知。在学习《佛门礼仪》视频的过程中,第一遍听下来,学着做了一遍,在第二遍学习的时候便将其中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边记录每个动作的分解步骤,边跟着做,在这一周学习中,我对佛门中的常用礼节合十、操手、问讯、礼佛、长跪、请经、持课诵本、上香以及如何使用念珠这些动作基本上有了完全规范的了解,之前穿解海青都是像穿衣服脱衣服那样穿解,现在基本记住了海青的穿解。佛说学佛网

缦衣的穿解,因为平时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实物可以操作,所以还是不太熟悉。几遍学下来,我对佛弟子该有的行仪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不但知道了这些动作的规范,同时也了解了它们该用于什么样的场合,这些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学习之后,也意识到自己无论是从内在修养还是外在的行仪都离一个真正的佛弟子有着很长的距离,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对照这一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之前因为无知,对佛法僧三宝有很多的不敬之处。记得刚开始到寺院礼佛的时候,我是直奔主题,直接就到大殿中央的拜垫上礼拜,因为自己很少看经书,对佛陀的一些了解都是听寺庙的一些居士那里得知,对别的佛像、菩萨什么都不知道,对着自己觉得熟悉并敬畏的佛祖礼拜,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不知这样做过几次,直到有一次在瑞龙寺的时候大舍师兄对我说不能在这上面礼佛,要到旁边的拜垫上,他也没和我说清楚吧什么原因,我记得自己当时还心存不满,心想不给在中央的拜垫上拜就到边上拜吧。

学习了这一课,我才知道大殿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专用的,不禁为自己之前的不恭敬行为深感惭愧。到寺院里是哪里好走就走哪里,基本上是顺着路中间走,不知道顺着旁边走。路遇法师时,也不知道肃立道旁合掌致敬,还是继续走自己的路,因为好奇,往往走过去了还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在经书流通处请经时,基本上就是问一声是否可以拿走,征得同意后,取起经书就往包里一揣。在斋堂也吃过斋饭,都和在家里吃饭一样,不知道该先问讯斋堂内供奉的佛像,也不知道要念供养咒。

想想自己以前出入寺院的这些种种不如法行为,表面上看是因为不懂,实质上还是因为缺少一份依止之心、恭敬之心。因为把学佛、去寺院拜拜佛,一直都是当成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所以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看待三宝,不但自己对佛门礼仪并没有真正想去了解或是向别人虚心请教,直到学了这一课,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佛门礼仪态度上存在着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听着视频中柔和动听的讲解、跟着身形威仪的法师学习这些动作,按照讲解内容观想着做这些动作时该有的身心状态,通过反复模仿学习并用心体会,心里真的升起了对三宝无限的恭敬、感恩感恩佛陀为我们指明了离苦得乐的觉醒之道,感恩僧团住持正法,使我们有缘听闻佛法。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因为心怀一份虔诚感恩恭敬之心,真的觉得自我的执着在减轻,身心也变得清净起来,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宁静欢喜自在的状态中。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这些礼仪动作不仅是外在的一种行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身语意的和谐统一,代表了佛弟子对三宝的虔诚恭敬与感恩。学完这一课,消除了我心里对寺院的一层隔膜,加深了我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与依止之心。以后在生活中要时时忆念、时时修习,不断强化自己的认识。把这一课学好了,以后再去寺庙,可以更好的去引导更多的人如理如法的礼佛供香。感恩师兄们聆听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佛门礼仪心得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