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智者与菩萨

智者与菩萨

人都因为种种的自我而起烦恼,像现在各位坐在这里听经,听完以后如果觉得有道理,请问:“是谁认为有道理?”是诸位的“我”。同样的,如果听了不满意,请问:“这又是谁不满意?”仍然是诸位的“我”。事实上各位并不一定要完全相信我的话,自己还可以保留一点自己。“保留自己”是很重要的,但这保留自己的又是谁?还是诸位的“我”。

智慧一定要从自我开脱而得,不要作茧自缚。少一点福报,缺一点物质,还不要紧;如果没有智慧,多了烦恼,就不合算了。因此,有钱可能有福,也极可能无福;没钱可能无福,也很可能有福,差别是在于有没有智慧。有钱又有智慧,知道如何善于赚钱、善于用钱,这种人是福慧双全。

曾有一位有钱的太太,在她丈夫去世之后,便把所有的财产均分给了子女,在她想来,儿孙都是她的,将来都会孝顺。但到后来,她的晚景凄凉,钱在身边的时候,钱是她的,儿女也是她的;一旦把钱分给了儿女,儿女和钱,都不属于她的了。所以,有一位有福报又有智慧的老人告诉我:“老人应当有四要,第一要有老健康,第二要有老伴,第三要有老本,第四要有老友。”我告诉他:“最重要的还要有老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可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收放自如的快乐人生。像那位老太太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的,把钱分给了子女,子女的钱自然也就等于是自己的了。事实上这位老太太的想法不错,只是因缘的变化出乎意料。子女与老本,都不是绝对可信,如果有了智慧,那才可靠,没有智慧就没有福报。这也就是为什么财布施的功德,不如法布施的功德之原因所在了。

以此可知,没有钱的人只要有智慧,就会有福报,没有钱而有智慧,仍可活得很自在,仍会到处有人缘。有些人,越穷越可恶,让人看了就讨厌,那就是因为他们既不知求智慧,也不想培福报。有些人,外在虽然穷,内心很知足,安贫乐道,陶然自得,这是人间的智者了。有些人,不论有钱没钱,自知福薄慧浅,便来惜福培福,供养布施,奉献他人,结果便成了自利利人、悲智双运的菩萨行者。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智者与菩萨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