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生活之美

生活之美

「生活之美不在满,而在空。」

这是我活了一大把日子,才悟出的道理。

让我领悟最深刻的是搬新居时的布置。

话说三年多前,我由港岛搬到新界。由于我自小便热爱国画与书法,搬家时当然少不了有装裱好的、大师的书法与国画。

我把余寄抚书法老师赠送给我的隶书,用镜架镶好,然后挂在饭厅的墙上。

本来也打算把一幅心爱的国画──丁衍庸国画大师画的花鸟,挂在客厅的墙上,我的母亲却建议我让客厅的墙壁留白,甚么也不要挂。我心中戚戚然, 感觉有点不舍得。但接纳她的意见后,我发现在视觉效果上果然不同──简约的布置令人心情舒坦,像国画中的留白,少了一份压迫感,多了一份自由与想像的空间。

如是,本来我的睡房是有一个留空的位置供摆放梳妆枱的,我也刻意不放任何东西在那里,让视觉、感觉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这「留空」是弥足珍贵的。

原来,喜欢「多点空间」的想法早就存在我的心中。犹记得在十多年前,我在香港文化中心参观谭伯平先生的摄影展。由于他的摄影作风喜欢简洁,无论是拍摄花鸟、山水都似是写国画一般,有很多留白的空间。我一看便满心欢喜,马上拜他为师,希望学习到他的风格。

至今;谭老师虽然走了,但他的教诲依然留在我的耳边:「构图要简洁,多余的要裁走。」

「不患寡,惟患多。」生活何尝不是一样?

在画纸上多留点空白,让观者有多点想像的空间。

在生活上多留点空閒,让我们有多点时间去放松身心,轻轻松松地享受日子。

生活的意义不是去追赶目标,而是切切实实地去品尝你接触到的周遭一切。像天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这样;你会发现,存在(Being there)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们都市人自小便被训练成为大忙人。小时忙返学、补习、参加兴趣班、比赛等等。一连串的活动把日子填得满满的。长大以后,我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要把每天填满(早、午、晚三节)才觉得生活充实。于是,很多上班一族,白天上班,晚上进修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虽然,不少人会觉察到日子过得很疲累,但是总是无法停下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便成了一句上佳的藉口。

难道真的没有选择的余地?

非也!只是习惯使然。心理上恐惧一旦停下来,好像欠缺了甚么?或者是怕追不上潮流。

假如:有一天,你放下了身段,你的日子不再为达到一些目标而追追赶赶,你可以轻轻松松地细味生活,像鸟儿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像鱼儿在水中自由地畅游。那将不会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吧!

在画纸上留白,是一种简洁的美。

在生活中留空,是一种閒逸的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

我们要学习古人,多培养自己的閒情逸致,才能像陶渊明先生一般感受到生活之美,内心才会流露出与自然融合为一的真正的喜悦!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生活之美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