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以火烧木,木尽火灭

问:有人日日精进修行却始终放不下自己,因为始终秉持对往生净土的功利之心。为去往极乐世界而修行的人,与一位内心清澈善良,却没有机缘接触佛法的人相比较,死后谁去往净土的机会更大?佛说学佛网

答: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根器敏利者,在真正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下,求生净土。而我执比较重的人,他手里拿个苹果,直接教他放下会很难,用大西瓜去换,他就高高兴兴地把苹果放下了。净土法门即是这样巧妙地把深重的“我执”转化为出离心:极乐世界说不尽的美好庄严,那里的人受用丰足、诸事遂意、智慧广大……这样好的去处自然让人生起向往之心,不知不觉间对周遭的贪恋就减少了。所以希求往生净土的心与一般的功利心虽然看上去挺像,但一般世俗的功利心增强对轮回的执著,而求生净土之心抵消轮回的力量,两者是不一样的。

严格地说,行善积德、求生净土是一种执著,但初学者无法一下放下所有的执著,只好一步一步来,先借助对善的执著,去逐渐远离对恶的执著,然后才是善恶俱泯。正如以药治病,病愈药停。又如以火烧木,木尽火灭。

人格贤善是学佛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精进地闻思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心灵的解脱,真的很难说。然而,仅仅有贤善的人格,没有对西方净土的信心和希求心,是无法往生净土的。不是阿弥陀佛不慈悲,实在是凡事有因才能有果,没有信愿之因,就不会有生西之果。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法中反复强调出离心的原因。没有出离轮回的心,正直善良、修德修福只能成为在天界、人间享福的因,却无法出离生死烦恼的轮回。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以火烧木,木尽火灭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