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八十八佛的功德利益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印光大师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取相忏中,至诚礼拜八十八佛,最为殊胜,最为简便,亦最常用,极易感应,得见瑞相,身心轻安,足以证明,罪灭障除,堪可进功,修行办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识,将之列入早晚课诵。由此可见,称念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除一切极恶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论罪障迷惑,若轻若重,悉应至诚,恭敬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名号。亦如过现未来三千诸佛,早得成佛。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之由来
这篇道场晚课诵的《八十八佛礼佛大忏悔文》是宋朝时代,西夏一位从西域来的法师,号“不动”者所编集;因为他是修密教金刚部的,所以又被人称为“金刚”法师。大忏悔文里面的八十八佛名,是引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和《佛说决定毗尼经》。前者有五十三佛名,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这五十三尊佛号,出在《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后者有三十五佛名,从释迦牟尼佛到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三十五佛功德名号,出自《佛说决定毗尼经》(即《大宝积经》第二十四优婆离会异译)。加起来共八十八佛名;最后一句“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则是依据《焰口经》而增入,合为八十九佛名。《观经》云:“诸佛如来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今阿弥陀佛法身尽包十方微尘刹土,是为法界无尽功德藏身也。
其后在清朝时,有一位道霈法师,年幼出家修行,第一次诵八十八佛名,身心即得到未曾有的清凉。到了年老时,每一次称念,依旧法喜充满,但从不知八十八佛名出自何经,于是深入经藏,才知道八十八佛的前五十三尊佛名出自药王药上经,而后三十五尊佛名则出自大宝积经。经中所陈述的始末甚为详细,但当初集八十八佛名者,却削去了经文,只录佛号而已。道霈法师深怕往后的读者,持此忏本视为泛泛之物,因轻慢而招罪过,因此节录二经当中的缘起,辑成《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想要让行者能够发起正信、大愿,至诚恳切地礼敬诵持。
世尊过去世曾在妙光佛的末法时期出家学道,听闻五十三佛名,心生欢喜,于是展转教三千人皆受持五十三佛名,这三千人最后都成就佛果,此即三世千佛的由来。世尊又感众生罪业深重,特令众生礼拜三十五佛以求忏悔。所以只要真心学佛者,在此生有难遭遇想,生惭愧心,尽心尽力的奉持,必定能够业障消除、智慧增长。
五十三佛功德
佛在《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宣说了听闻、称念、敬礼五十三佛的种种利益:
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
二、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
三、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四、佛云:“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辗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如是敬礼诸佛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 ……十方现在诸佛善德如来等,亦曾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面各皆成佛。”
【注】白话大意
药上菩萨宣说五十三佛名号。毗婆尸佛赞叹并说,这五十三位是过去在娑婆世界成佛的如来。如果有众生听闻这五十三佛的名号,此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若能念诵五十三佛名,能够出生在一个经常都能够遇到十方诸佛的国土。若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即使犯了最重的四重四逆罪及毁谤经典的罪,因为诸佛的佛力愿力的加被,也都可以消除。不只我( 毗婆尸佛) 这么宣说,过去在娑婆世界成佛的如来们,包括尸弃如来、毗舍浮如来、拘留孙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迦叶如来,也都如是赞扬五十三佛名号佛力的伟大殊胜。
释迦牟尼佛也说,过去祂在因地修行时也曾听闻这五十三佛的名号,并辗转教了三千个人。这三千人都很诚心地称念礼敬五十三佛,且以此功德,超越了无数亿劫生死之罪。这三千人就是过去庄严劫的一千佛、现在贤劫的一千佛及未来星宿劫的一千佛。而且现在十方很多的佛陀,都曾像这样至诚地礼敬五十三佛,因此也都在十方成就佛陀的果位了。可见礼敬五十三佛的功德实在太大了。
三十五佛功德
《佛说决定毗尼经》中,则提及了有关三十五佛净罪、忏悔的功德:「若有菩萨犯于初戒,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故犯戒者于五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手捉女人眼见恶心,或一人或二人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萨应当三十五佛边,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 ……菩萨若能净此罪已,尔时诸佛为其现身,为度众生亦说种种诸行,成就愚惑诸众生故。」
《宝积经》云:“一切众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恶重罪之者,万劫千生不通忏悔,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皆得除灭。”
【注】白话大意
三十五佛忏是三十五位佛陀依愿力而对治众生的业障,能够消除累劫无边的业力,特别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修显教、修密教的过程中,对于修行次地的违越,违犯很多戒律,都能够补阙、还净。经典讲,乃至于五无间罪──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业报要下金刚地狱的,也能够救渡、得忏。
在密教忏悔以百字明咒为主,叫作自力解脱,而三十五佛忏为祂力解脱。依这三十五佛的慈悲愿力来解脱众生的业障。佛陀曾经开示过,此三十五佛忏是登地以上菩萨犯戒能够得到解脱的,登地菩萨犯的戒律,而依三十五佛的名号而能够忏罪,而能够解脱。所以这个忏业的力量非常的大,佛子务必把握此殊胜法缘,让自己累劫无边的业力能够得忏、还净,得到清净的身心,得到来自传承根本上师、本尊、护法最大的加持。
最易入门之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
『八十八佛』,为最适合于『在家』学佛修道者所采用。其理由如下:
(一) 内容详实。大凡『举香赞』、『开经偈』、『经文』、『诸佛名号』、『忏悔文』、『举赞』、『回向偈』与『三皈依』等,样样齐全。
(二)内有经文。虽较早编辑者,独录『八十八佛』名号,故为简便,而读者昧其所自,视为泛尔,亦一失也。今特取二经缘起列其前,令行者起正信,发大愿,尽诚恳倒,礼敬持诵,以取无上菩提是也。
(三)缘起殊胜。『五十三佛』乃释迦牟尼佛金口亲宣,往昔于妙光佛末法出家学道,得闻『五十三佛』名,心生欢喜辗转教三千人皆得『成佛』,即三世千佛是也。而『三十五佛』乃因畴念众生贪瞋痴三毒之罪深重,特令礼之以求忏悔。
(四)经文扼要。只摘录两部经典之精华,简洁明了,能在一小时之内,就能礼忏圆满结束,最能适合今日工商忙碌众生之需要。
(五)道具简单。只要佛像和燃香(或另加供水、供果,但没有亦可),不像『大悲忏』 等须准备香花、花台、檀香棒或甚至于要幔、幢等物品,只要像一般作『早晚课』一样即可。
(六)自行礼忏。只要自己按照『拜八十八佛宝忏』录音带之导引,即能圆融完成。
(七)功德殊胜。五十三佛功德及三十五佛功德。
礼佛忏悔之观念
礼佛、念佛既然有这么大的忏悔功用。那么,我国佛教徒的爱好礼佛念佛,以拜佛为忏悔的正途,也就不足为奇。除了八十八佛为寺院晚课必须称念、敬礼之外,一般佛教徒也有只礼拜一尊佛或菩萨的。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以及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都深受我国佛教徒的恭敬与礼拜。经典上也都有记载敬礼这些佛菩萨的功德,除了能消业障灭罪,也能增长福德智慧。总之,礼佛对一般佛教徒来说,是有它重大且广泛的意义。因此,忏悔时自然就少不了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