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善法欲的力量

善法欲的力量

对于禁欲还是纵欲,佛教不提倡禁欲,更反对纵欲。

那么什么是欲呢?导师开示:“欲,即是需求义,有来自心理的,也有本能性的,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佛教把欲分为善、恶、无记三种。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如果我们追求善法欲,这是佛陀所允许的——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种欲望如何发展,关键需要正确地接受智慧的引导。如《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欲望的副作用即是不善欲,如果我们对欲望的贪著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痛苦和灾难。比如这次我们中国疫情的发生,据说本次疫情最先发现在某海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除了海鲜,还售卖多种野生动物等。他们只为了贪吃眼前的那一点所谓的口味, 而造下不可晚回的罪过。所以现在害得人们惊慌胆怯,工人不敢复工,学生不能正常上学等,这种种灾难难道不是从贪欲而引起了吗?有名句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人类因为贪欲而受种种苦果,因此我们应该要多多加以反思。

对于无记欲要保持适当的度,色身要善加养护好,才能追求善法欲。欲界众生其生活由欲望主导——财 色 名 食 睡。这些欲望总体是本能性的、物质性的,也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代表着人的基本需求。然而有些人太过量的贪求,即伤害到自己同时也伤害他人。

佛教告诉我们善法欲是可以追求的, 善法欲在声闻乘和菩萨乘都很重要。比如上面所说的,我们想要成佛度众生,当然要有需求的愿望啦! 而后去慢慢的实践落实, 这样才能够自利利他。就像那些祖师大德们那种无我利他的精神,他们为了帮助更多的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而舍己为人的慈悲利他的精神,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的啊!

末学还没有学佛之前,对出家的师父都很恭敬,一直都认为出家人都是少欲知足的,后来看到有一位出家师父用手机、洗衣机、电脑、还有开车等等,内心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出家修道了还那么的奢侈享受生活呢?心想:以后如果我出家了,一个人到山上去住茅棚,买一点米和盐,自己种菜吃就可以啦!不要任何人供养。自己做自己吃, 懂得念佛拜佛就好,谁也不会干扰我。那时候的我认为这就是修行了。

后来经过学习佛法了之后,哦!我才恍然大悟,这下才明白,欲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啊!出家人也是人啊!他们也要生活啊!为了修道,而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工具也需要的呀!

导师说: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适当的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教提倡中观之理,不偏不倚,不过度、不紧缩,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又发起善法的欲望引导前行。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善法欲的力量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