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随喜

佛友之间有句常用语叫“随喜赞叹”,开始我很不习惯。做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随喜赞叹”,是不是小题大做了,甚至觉得虚伪造作。学佛一年多,我才渐渐感受到“随喜赞叹”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和意义,此文仅是浅谈。

别人做对事了或做出了成绩,你去“随喜赞叹”。首先,你会带给他力量和信心,同时也表明要以他为表率向他学习的心念,用心纯正的“随喜赞叹”对于自他双方都是一种增上缘。

其二,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有功德,你因为“随喜赞叹”也有功德,哪怕他做的事你一点忙也没帮,只要你发自肺腑的“随喜赞叹”,你甚至可以得到同样的功德。

其三,现代社会里,同行之间、同事之间乃至国家之间充斥着竞争,大家似乎都在“比、赶、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谁都不甘落后,“敢为天下先”,这种竞争还衍生出嫉妒心理、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能够经常“随喜赞叹”,不仅能鼓励他人、勉励自己,更重要的就是对治自己的嫉妒心、嗔恨心,进而培养慈悲心。

最初学佛的一年中,我不屑于“随喜赞叹”,别人对我的“随我赞叹”反倒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挺能做事的,而且觉得自己很精进很有成就感,得到“随喜赞叹”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得不到“随喜赞叹”又觉得大家是不是有嫉妒心理了。这种心态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强化“我执”,强化凡夫心,进而引起同修之间的是非纷争,导致自己屡有不良情绪和烦恼,甚至折腾的不可开交。而每次反思的结果总是同出一辙,只要能从外求心理转向内观自己,检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一切烦恼如乌云遇到阳光一样很快化为无形。所以,我们不仅要随喜赞叹别人的优点,更要检讨自己的不足,纠正错误,重复正确,否则,即便正知正见学的再多,如果用不起来,只是知识而已,与修行毫无关系。

为什么会生出各种情绪和烦恼来?往往是因为“执于我”,对利益、地位、荣誉都有一种占有欲,一旦被侵犯就会产生“受害妄想”进而引起纷争。所以,若能不断弱化“执我”到“无我”的境界,也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到你了,这也正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道次第》法义上说,菩提心具有无限的特征。若能“善用其心”,任何一件微小的善行,只要我们本着利益一切众生的无限之心去做,所得的功德便是无限的。正如任何一个数字被乘以无穷大之后,结果必然是无穷大。别人做的一件微小善行,你发自肺腑的“随喜赞叹”,也是一种菩提心,同样可产生无限功德。

最近我在有意识的践行“随喜赞叹”,似乎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于别人的“随喜赞叹”,我甚至在内心里也在默默地“随喜赞叹”,怀有这种念头之后,我发现最初对于“随喜赞叹”的那种麻木甚至逆耳的感觉似乎没有了,甚至嫉妒心理也察觉不到了。

我有一位小同修,她时常关心我,在我烦恼重重甚至萌生退意的关口,她的“雪中送炭”曾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走出阴霾。今年我发心也要好好“陪伴”她。近来我发现她的变化相当大,在一起交流时思维缜密,充满着慈悲智慧,令我油然而生赞叹,我多次发自肺腑地“随喜赞叹”她,很快我就感受到了她给予我的反弹加持。她在最近一次对我的长时间“陪伴”中,不仅关心我还关心到了我的小家庭,那种至真至纯的关心让我感动不已,彻夜难眠。那一天,本来我对菩提心的无限性还存在些许疑问,从她给予我的“陪伴”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愿以此拙作与大家共勉。敬请斧正!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随喜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