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进行到第一次的复习课,模式篇学习了共处规则,学习公约,书院缘起,修学总则等,对三级修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知,尤其是修学总则提到的自修与交流相结合的修学方式,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和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修学方法对我们的修学都是有力的引导与保障。信仰篇通过4课一一为我们解答了初学者的疑惑,关于信仰、文化、道德、人生等,步步深入,先来消除我们对宗教的误解,再来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的信仰观,接着导入因果、空性、我执、轮回、心行、无常、本具佛性等正见来帮助我们用正确观念和正向心态代替凡夫的错误观念和不良心态,最后指明了一条通过禅修,到明心见性,找回自我,造就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再到成就高尚生命品质的修学道路。由此可见导师的良苦用心,他为我们规划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前几天与观芩师兄聊天,师兄问我为什么要有信仰?我当时有点懵,下意识的反应是本来不就是要有信仰吗?可是仔细想又有些糊涂,不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有信仰?我想了很久,给出了很多答案,但又被自己推翻。这周小组修结束后,我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班级分享的,因为我还没想好,我还很迷惑,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推自己一下,人在压力之下总会迸发些灵感出来。我不喜欢为了分享而分享,好像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我愿意分享是因为我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愿意去思考并自我解答。其实我从小就非常的孤僻,是一个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人,直到大学我仍然是一个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朋友圈仅限前后两排,说话带刺的怪咖。毕业之后我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未来在哪里,我的人生要如何度过,我非常迷茫。看着身边的朋友陆续有了稳定的工作,甜蜜的恋情,温馨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我问我自己这些是我想要的吗?我的一生也要照搬这套模式来进行吗?如果每个人都如此,那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到底是要接受现实的安排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太多疑问没有人来为我解答,我感觉人生进入了一条死胡同,每天都在纠结中度过,非常痛苦。
直到我接触了佛教,我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得到回答,轮回因果,空性无常,为我扫清了迷障,我感觉我的精神世界一下就有了支撑,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觉得这些无法彻底解决我的现实问题,同时我又有了更多的疑惑。这是不是迷信呢?如果万事万物都是空,那我眼前看到的,手触摸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呀,它们也不存在吗?金刚经上说书写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功德福报在哪里,我看不到,我的生活还是很拮据呀?另一方面,我还是有很多负能量,浑身带刺,我为什么没有变的积极一点,和善一点?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这种性格是不是就这样了,我不想变成我讨厌的那种人,又感觉自己在无意识朝那个方向走,很抗拒又很无力。但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我不愿意就这样迷迷糊糊地,一辈子就这样了。我有问题了我就要去找答案,找令我信服的答案,否则我不甘心。
幸运的是,我在三级修学里找到了解答。我们的信仰篇,告诉我迷信与正信的区别;告诉我空性是让我们透视事物的真相,透视因缘的假相;告诉我心灵因果——付出的当下就使心灵受益,滋养内心善的种子,待因缘聚合必会结果;告诉我改变心行,改变习惯就能改变命运;告诉我看淡现象,不粘著,安住空性就能获得超然心态;告诉我真正的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利他的。我非常认可也努力去做了,我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也感觉到信仰的支柱越来越强大,感觉内心在源源不断的涌出力量,感觉我这个无药可救的重病患者终于有了救命的解药。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但是精神方面要求很高,精神追求是我获得养分和能量的来源,所以信仰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支柱,人生的明灯,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我的灵魂可能就死了。现在我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们吐槽生活,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烦恼与无法消解的情绪,我很想帮助他们。所以我更要安住在三级修学这种模式里,精进修学,假以时日,因缘成熟不光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他人。
凡夫因为无明,看不清五蕴本质是无常的、是众缘和合的假相、是自性本空的,所以误执为有个真实的我存在,有了“我”就会有“我所有的一切",只要有了这个设定,进而贪执五蕴身心为我,还有我所有的一切都出现了,故而形成了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他的,等等的分别念,对于自己的东西产生贪著之心,处处保护;对于他人东西不管不顾,甚至损坏,如此便造成了对立。谁损坏了我的东西,我就不高兴,想法设法去报复他,如此就产生了烦恼。故烦恼背后的主谋是无明和我执。
我们凡夫众生总是被太多的因缘法所控制。不知道何时被业力的风,从任何一个你所想象不到的地方就吹来了。如果你不够强大,没有智慧能看清事实真相,那么就会随业风飘来飘去。风吹向哪里,你就会去向哪里,实在可怜啊!
断除烦恼才是我们修行人的首要任务,但擒贼先擒王,一定先要断除烦恼背后的主谋。如果烦恼不断,将危及到生生世世的生命,我们都不愿意生生世世沉溺于苦海。所以就必须依教而行。
学会运用八步三禅的方法来解决烦恼以及它背后的主谋,先通过闻思法义,读懂每句话的含义,继而如理思维,将法义融入生活,改变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现在要以“三宝为中心”或以“众生为中心”。无明烦恼自然就会渐渐地松动瓦解,这便是心态的改变,从此不再被错误的观念牵着鼻子走,必须断除它的养料,让它彻底从生活中消失,当安住在此智慧中,达到生命品质的改变。只要将无明我执的主谋从生命中彻底清除,那么烦恼就会逃得无影无踪了。
因为明和暗二者不能同时共存,明来则暗去,我们凡夫皆以无明为首,故每天活在自我的感觉中,遭受烦恼的折磨,现今依教修行,智慧之明永存,那么烦恼当然再无藏身之地啦!
我们说烦恼是想出来的,那么智慧也是想出来的,只是想的思路不同而已,若从自我的角度想便产生烦恼,若能从所学佛法的角度去想,将我执搁置一边,那一定是大智慧者。这是本课中所讲的“思业",在修行当中的“观察修"。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从暗投明的啊!阿弥陀佛!感恩导师慈悲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