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必然活得苦上加苦
在生活中,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虽然想尽办法来爱自己,但在在处处都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顺和违缘;相反,一个豁达和宽容的人,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人,生活中的快乐一定多于痛苦。诚如经论里讲的“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佛学认为,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起来认识,是一个错觉,是一个误会。事实上既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只是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缘起的假象。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这个错觉和假象为我们凭空捏造出来一个自我,然后就让我们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由此就产生了贪婪、仇恨、愚痴、傲慢、疑心这五种烦恼,而其中每一个烦恼都会给我们带来深重的痛苦和灾难。
单独从贪婪、仇恨、愚痴、傲慢、疑心中的任何一种烦恼下手,都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是解决了烦恼的轻重问题,或者转移了烦恼。比如以前贪恋财富和地位,可能转移成贪恋山水字画;以前贪名,现在贪清高,等等,但最终留给自己的还是烦恼。比如,我们可能会爱上一个人,但是因为这个爱,就有可能去伤害被自己爱的人。
因为有自我,所以有烦恼。有烦恼,人生就无法安宁,就一直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对立和仇恨。冤亲不定,爱恨交织。
所有的痛苦都是认为有自我,并且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
实际上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自私自利,就是爱自己。
在生活中,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虽然想尽办法来爱自己,但在在处处都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顺和违缘。相反,一个豁达和宽容的人,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人,生活中的快乐一定多于痛苦。
诚如“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