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打开摄像头,心安住当下

打开摄像头,心安住当下

“同学好!希望上线的同学打开摄像头,虽然是网络交流,但能看到对方,感觉距离更近了”,最近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对这点我进行了思考,最开始的思考是在班级交流时,辅导义工每次上线的时候都会说这句话,每次都是在辅导义工说完这句话我才打开摄像头,想想我为什么不想打开摄像头呢,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得到以下几点。

第一, 不开摄像头大家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可以做一些与交流会无关的事情,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在认真的聆听。

第二, 我现在的环境好么?在这个位置会不会显得脸更黑了?这样会不会影响我在同学眼里的形象?

第三, 一旦打开摄像头,就不能离开,要一直装作很认真的样子在聆听,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

那这些想法增长的是什么心呢?欺骗心,让大家以为我在聆听,但现实是不一定在听。贪心,这段时间我不是只做这一件事情。浮躁心,不想在这段时间里安住的陪伴同学……这些心我不能增长呀,要改变,从打开摄像头开始。

最开始,打开摄像头能让自己表面安住,其实内心呢,不一定是按住的,但每次这样做着,慢慢的我发现我能安住在交流中了,这个时候心是安住的是放松的,还惊喜的发现在交流会期间竟然没有焦虑未完成的工作,并且感受到安住陪伴同学而产生的欢喜心,再聆听中跟随着分享者一同思考,安住当下,收获也非常多。尝到了甜头我每次打开摄像头都非常欢喜。

而近期的一次小组交流,净劼的分享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净劼和净煜是我们班的pu ti眷属,我一直非常羡慕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就算pu ti宝宝才两岁多,都克服困难相互支持学习,是对方强有力的后盾。而自己的后盾非常薄弱,因为不是pu ti眷属,不拉我后退就不错了。

净劼的分享我体会有两点(如果理解有误请净劼指正),第一点,如果经常嘴上说发pu ti心,但身为共同生活的家人并没有受益,而且感觉付出的更多或者更烦恼,那这发的还是pu ti心么?我当时听到这儿瞬间想起在家中出现过“你还参加学习呢,怎么就这样”的声音,顿时无比惭愧,我有没有让家人受益呢?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关心吗?马上想到先生。结婚以来家里的早、中、晚饭菜一直都是先生承担,我下班早就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下班晚就直接吃现成的。我参加网络交流会的时候,他会根据我的时间调整做饭时间,偶尔有些小情绪,哄一哄也就过去了,一些家庭所需也都是他在购买,水、电、燃气等问题也都是他在关注和购买,现在想想,对于这个家他确实比我付出的多,我应该感恩他的付出,并多承担一些,对于他的“吩咐”应该向做义工一样欢喜承担。

净劼分享第二点,拿净煜同学做比喻,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和我对她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同学们看到的是“二次元”的她,我看到的可能就是“三次元”的她,所以评价是不一样的。

换位思考我也是一样的,其他同学看我也是二次元的,是粉刷过的我。我想让同学们看到那个认真聆听的我,那个精进修学的我,那个积极乐观的我,那个“好”的我,那个我表现出来的我,好像就少了那个真实生活的我,有了这些思维我开始调整,参加网络交流会的时候,在学长提示打开摄像头的时候欢喜打开,不管我头发是不是有些许凌乱,衣服穿的还是昨天网络交流时穿的衣服,虽然我心里这样想过,但我还是会打开,因为我知道打开摄像头的我心会更安住,能够认真的看着对方分享,这样接受的信息会更准确,受益点也很多。

现在班级交流时我会全程打开摄像头,如果网络交流期间家人需要和我沟通,我也会耐心回应,让他感受到关爱,而不是给他一种我这个网络交流比你重要的多,一点点都不能打扰的感觉,和家人交流的时候我也不会关摄像头,因为我当下就是走神的,不欺骗分享者,中途有事离开一会儿也不关摄像头,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无需遮掩。感觉这么做心里是坦荡的,少了侥幸心里,少了很多“不良”心里!

有时想想和先生不是pu ti眷属,以后阻力会很大,但仔细思维我如果真的为他好,真的要利益他,最好的结果是我们也能成为彼此强有力的后盾,所以我现在开始邀约他一起读书,虽然还没读,但已经提在日程里了。

最后借用班长善芗的分享,如果没有导师的pu ti心就没有三级修学,没有各岗位义工的pu ti心就没有我现在的学习资源,感恩导师!感恩默默付出的义工们!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打开摄像头,心安住当下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