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一 日少不了竞争, 佛法让我们宽容忍让, 可是退可能伤害我们身边亲人的期待, 进可能伤害别的竞争者的成功心 , 该如何抉择?
答:不管你学不学佛, 都要讲基本的做人原则, 守住了这些原 则, 再谈进退, 再谈学佛。
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凭良心做事, 不伤夭害理, 不损 人利己。 这个不复杂, 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若做到了, 你尽 可以在世间履行自己的本分, 该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 凭正当 进取、 诚实劳动获得尊重、 认可, 以及财富、 受用。 佛法也没有禁止这个。 佛法不要求所有人-沾上学佛的边, 就必须放弃 正在过的生活。
多数人学佛, 重要的第一课是学习如何在世间的困惑乃至险恶中, 懂善恶, 知取舍, 不失基本的人格操守。 然而, 一些学佛的入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人格修炼抛到一边, 一开始就给自己提出太高的出世的要求, 可是修养没有到那个境界, “无欲则刚 ” 是强求不来的, 结果是放又放不下, 拿又拿不起来, 自己弄得很为难。
佛法教我们宽容忍让, 这是需要一点一滴耐心修养的。 有了足够的阅历和修养之后 , 很多东西你自然能看淡, 得一少一, 并不会有太大不同, 所以你不争。 不是为了讨好什么人, 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因为你知道成功、 竞争者的成就感、 家人的功利心, 这些都是无常的, 你苦心成全也不能让他们幸福。
家人的期望固然不能不考虑, 但是人生宝贵而短暂, 怎么活, 为什么活, 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对于真正爱你的人, 你的平安快乐才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如果为了迎合家人而去做自己 并不喜欢的事, 你自巳很辛苦, 他们也不会快乐, 因为你不快乐。 想一想, 这不是很遗憾吗?家入的期望并没有完全满足,而你的人生却在辛劳和不快乐中过去了。 这样地过一生, 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