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代儿童教育是鼓励竞争攀比, 鼓励自我表扬和凡事争第—,不然就是弱者、 失败者, 长大了也没出息, 而佛教却恰恰相反, 鼓励人低调, 吃亏了也不去争论, 处处让着别人, 凡事与世无争, 那么请间这样孩子长大了之后又该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答:鼓励竞争攀比 、 以输赢来衡量人生价值只是部分社会 、 部分人的做ft;’ 远不能代表现代儿童教育的全貌。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使其顺应天性地快乐成长仍然是主流。 我希望为人 父母者能够开阔眼界 , 看到这一点。
父母们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和对教育的态度。 你自己把人生看作一场竞争, 时常处于紧张 、 对抗和急功近利的 心态当中, 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到底给你自己带来了多少快乐?又让你真正有多成功呢?如果自己并没有因汲汲于得失胜负而获得更多的幸福, 凭什么相信让孩子这样做就能幸福?
讲到教育, 其实现在部分孩子缺少的是最基本的教养, 像诚实、关爱、有礼貌、举止得体等等。 没有这些做基石, 仅仅强调技能、 知识、功利心 , 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一个只知道生存而无力感受幸福的人, 既没有多少能力让自己快乐, 也没有什么意识让别人快乐, 就算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 也不知道 怎样过上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说到底, 父母不都是希望孩了有一个安稳快乐的人生么? 而安稳、快乐更主要是来自一颗坚韧、乐观、包容的心。 你们 有没有教过孩子要坚强、 包容, 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心怀希 望和友善呢?
家教和父母的身教是儿童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是 有多少父母想到要为孩子做榜样, 并为此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的父母自己没什么自制力, 简单粗暴、 懦弱懒惰, 也不爱学习, 却要求孩子成为跟他们完全相反的人, 这也太难为孩子们了。
你也许会说:不是父母要孩子去比去争, 是社会环境所迫。 其实每个入都是独特的, 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苦乐去经历, 一段人生去感悟 , 是好是坏、是悲伤是幸福, 都是自己的, 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较, 根本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就算退一步说, 处在竞争攀比的大环境中身不由己, 你也要搞清楚:争强好胜、自我表现欲, 凡事不压过别人心里就不 舒服, 喜欢给自己和别人贴上赢家、 输家的标签, 这都是竞争心的表现, 却不代表你就有竞争的实力。 长远地说, 一个人要在世间立足, 靠的是学识 、 修养、 才干;要得人敬服, 靠的是道德 、 人品。 这些不是耍小聪明或一味地争强好胜就能有, 也 不会因为待人宽容 、 处事低调就诚少。
我总认为对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快乐的能力, 这样他以后不管走到哪儿,不管遇到什么, 都知道怎样自得其乐。 要快乐, 就得学会宽容, 会说:没什么大不了。 能容纳别人的不好, 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 容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 这样的一 个人是懂得与己 、 与人、 与世界愉快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