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性,即解脱因
佛法是不同于其它的宗教或是哲人们的偶然论、神本论和玄想、人生经验等来解决人生的问题的。它是从认识心性入手,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像明镜那样照见诸法实相,照见万物显現。事实上,佛法所揭示的规律本来存在,佛陀只是发现者,进而将他的所见和寻找方法和盘托出,引导我们依法修行,证佛所证。
导師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内在都有无明和明两种力量。无明,即凡夫现有的懵懂状态,迷惑烦恼没智慧。如此便使我们的生命一片漆黑,使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看不清我是谁。导致我们错误的认定身体、财富、情绪等为我,别人触碰到这些我便嗔恨不舒服。就拿上个星期天班级共修来说,末学出差错后,旁边的師父便笑我并说我做事怎么那么粗心。当時末学非常烦燥,说她幸灾乐祸,本来就已经在大众師父面前丢面子了,她不安慰我还说我,当时真的气她。可事后想想造成这种后果怨谁,是自己贪玩写好没仔细校对才出错,反怨别人,这就是果报来了怨天尤人。
对于贪嗔痴三毒炽盛的我们,在损人利己時,唯恐不毒不深。如这次全球爆发的疫情,当灾难来临,大家恐慌、不安、焦虑,隔离時的煎熬。外国人甚至是东跑西窜,四处躲避。可谁想过在破坏大自然,在屠杀动物为財、为利時它们的感受。真正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世间万物没有哪个能脱离因缘因果。在老家曾流传:说人前,道人后,说到自己没医救。
明,即众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但在凡夫状态,这个智慧被遮蔽。唯有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从而点亮心灯,照见身心内外,看清现在的“我”。只是众缘和合而生,是虚幻的,无一真实存在。而要找到究竟什么代表“我”,就离不开对佛法的修行,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看到心的本来面目,那才是真正的“我”。所以导師在本课从五个方面告诉我们认识心性的重要:认识心性才可以看清“我是谁”;认识了心性我们才能认识世界的真相;正确了解生死轮回;找到生命的意义;最终成贤成圣。
导師曾多次讲到: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因为能够拥有的都是身外之物,和自己只有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态、人格、生命品质,这些才对我们有长久的影响。心,才是那个具足一切的所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現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培养良好心态、塑造健康人格,成就解脱因,我们才能最终圆满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