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之所以浩瀚、复杂、深奥,其真正原因,我的解释是,因为它是一个以智慧为导向而非以伦理道德为导向的道,它非常强调了解实相。大家认为佛教是非暴力的、慈悲的,就某一方面而言,这个想法很好,身为佛教徒,我把这看作一种恭维。但另一方面,佛教中所有关于慈悲、非暴力的概念,其实是奠基于一个更伟大的智慧。过往的大师反复地教导我们,若没有智慧,所有这些所谓爱、慈悲、非暴力,只会变成一些现象,最后让你成为一个完全陷于因缘法的人。因此智慧一再被强调,你会发现,所有佛教书籍,如果不是从一开始,也会在最后建构智慧的概念。譬如禅修,这个方法最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智慧,而并非只是要达到某一简单、短暂的觉受。为此,我们必须确认何谓智慧,我想这就是今晚可以讨论的:何谓智慧。
以简单的语言确认智慧并不容易,但我认为,处于正常状态的心,即是智慧。当心全然正常,其实就是佛教徒所谈论的智慧,所以我们首先要定义何谓正常。被某些人视为正常的,对另一些人而言却并非正常;被一种文化视为正常的,对另一种文化而言却并非正常,这就是何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确认一个正常、清醒的人并不容易。依佛教的观点,我们都不正常,都不清醒。在大部分佛教哲学中,有三个因素可用来界定正常:见地、禅修与行为,其中见地为首要因素,许多经典和释论都致力于论述见地。对见地或观念,我们必须做最后的确认。今晚,我将和各位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对你会有极大的帮助。
依佛教的观点,当我们看着这个世界及其一切现象,总是会犯三种错误。先别谈一切现象,就谈谈我们的手吧!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犯下的第一个严重错误,就是认为手是恒常不变的。或许你心里想:“没有,我才没有呢!”但我们确实犯了这个错误。举例来说,如果我问你:“这只手和昨天是一样的吗?”你会答:“是的。”我们看着自己的手,心里想:它和我们昨天的手是一样的,和前天甚至一个月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犯的第一个错,我们认为这只手是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这错误之所以严重,是因为手不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它在改变。你昨天的手不再回来,它永远离开了,衰老了,消逝了。
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将手视为一个整体,这又是大错特错。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手”的实体。假如你受过医学训练,你看到的将不是一只手,你看到的是皮、骨、血、神经,以及其他不同的组成物质。但我们却不是以这种方式看手,而是将手视为一个整体,那其实并不存在。
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所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常常忘记这只手依赖于许多因和缘。它不仅依赖食物和润肤霜,它依赖所有东西,譬如说这片天花板没有掉落在我的手上,所以我的手仍可以动。我的手要依赖所有的一切——这支麦克风,这张桌子,各位的存在,天花板,这个空间,等等。我们却不了解这一点!
因此我们接下来会问:“怎么了?我们为什么要避免犯这些错?”这时,首先了解佛法并不是一个开展某种禅定、以便以一只神圣的手取代这只手的道,是很重要的。虽然因为你听说持咒、观想、禅修方法等,使佛法听起来可能像是这样,但佛法从来都不是这样的概念。我们并不是在创造一只新的手,一只恒常不变、独立的、整体的手。那么,我们要做什么?
第一,我们试着建构或设立见地,以便真正了解这只手是无常的,是因缘所生,而且没有一只手是整体。这于我们有何帮助?为何要去了解?因为当我们犯这三种错误时,我们就在经历痛苦。我所谓的错误,传统的佛教名词称之为无明,当我们有无明,它就导致我们受苦。譬如说,看看市面上有多少种护手霜?这都是因为大家不了解,无论使用哪一种护手霜,手都会衰老。
既然我们知道手没有恒常性、是因缘所生、不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应该停止使用护手霜吗?不,完全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可以使用护手霜,而且可以买更多的护手霜。为什么?手是无常的这个事实,就解释了何以护手霜有用。假使你的手很干燥,如果它恒常不变,那么你将永远受困于一只干燥的、不舒服的手。但因为手是无常的,所以护手霜有用,它使你的手柔软、光滑。同时,因为你接受手是无常的这个事实,所以当护手霜用完,你也不会太难过。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当我们知道这手无法恒久地得到帮助,这手是无常、是因缘所生,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圣的手,也即佛陀的手。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已经是涅槃了,短时间的涅槃,短时间的证悟。
我只是把手当作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政治体系,我们的经济体系,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民主,佛法,修行之道,金钱。还有特别是伴侣关系,相信你们都了解这一点,当我们看着这个关系,同样犯了刚才的三个错误,我们把它视为一个整体,而非许多个别的部分。举例来说,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伴侣的优缺点,而只是执着于把这关系视为整体的抽象概念。但事情并非如此这般地运作,不是吗?当你和某人在一起,你的自我和他的自我总是要互相蹂躏。为什么?因为在那时候,整体关系并不存在的实相在逐渐清晰,关系一点一点出现,一部分一部分出现。当我们拥有伴侣关系,我们就必须接受它是喜忧参半地出现。
伴侣关系也是无常,我相信这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都经历过伴侣关系,没有五六次,至少也有一次!但这事情不会停止,我们仍然认为,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完美的关系,这完美的关系是恒久的关系,而且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我们从不以部分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但其实这就是佛教的见地。也许你认为有些过度简化,但它确实是《华严经》《入楞伽经》以及所有佛法典籍所教授的。如我之前所说,佛法以智慧为导向,当我们谈到智慧,我们谈的就是在不受文化、社会、教育或个人顾忌所干扰的情况下看待事物,这基本上就相当于看到实相。
说到此,慈悲在哪里?非暴力在哪里?在很多地方!只要有这个伟大的见地—— 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相互依存,以及没有一个东西是整体。这不仅是智慧,也是同理心。有了这个见地,你就会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整形美容还是脂肪抽取,你的手都会不可避免地愈来愈接近衰老。如果你的伴侣盲目地相信这问题可以用人参茶之类的东西解决,你出于见地而非出于傲慢,会想要帮助这个人了解事实。这就是慈悲,也是非暴力。这就是佛教的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