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的一点感想
普通人的睡觉,是令心理进入“昧略”状态,昧略,大约就是一种黑暗不明、蒙昧不清、是非不辨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一切的观照力,常常陷入睡眠中、陷入梦境中,无法醒来。
导师讲:睡眠其实是通三性的。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也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种提法。我听说过有种说法是:我们的一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睡觉的(这应该还不包括我们赖床、躺着刷手机或生病卧床等等离不开床的状态吧)。婴儿期,我们每天要睡大约20小时,成年后我们每天也需要至少6小时的睡眠。看看身边,即便有很多人牺牲了宝贵的睡眠时间,他们也是把那些时间用在了负精进或懈怠、放逸上,而不是正确的修行上。
我总在说要珍惜暇满人身,要分秒必争用来修行,很多时候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每次一犯困,我就会放下手头的一切去眯一会儿,眯着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睡饱了再说。这就是一种放逸、一种懈怠,就是任由惰性掌控了自己,任由自己处于黑暗无明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有一种睡姿叫“吉祥卧”,有一种修法叫“悎寤瑜伽”。导师说,其实正确地睡觉也可以成为一种修行。
怎样才叫正确地睡觉呢?如何才能利用睡眠去修行呢?那就是要发心正确,要带着一种光明想、一种善心善念去入睡(比如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去睡觉”等等)。昨夜入睡前,我就特意让自己用吉祥卧的姿势入眠,并且努力保持心绪宁静,不去胡思乱想。平常总是喜欢边听书边入睡的,昨天却没有去听。关上灯后,在吉祥卧姿中轻轻闭上双眼,感受夜的宁静,感受心的跳动,感受每个一呼一吸......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快就睡着了。并且,今早不等闹钟响,我就醒来。然而,接下来,我还有亟待克服的坏毛病,一个就是,醒早了就想接着睡,再睡就容易睡过头;另一个就是,起早了后,上午可能还会去睡回笼觉。想来想去才发觉,原来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其实都是在昧略中浑浑噩噩睡过来的呀。
今天和一位同修交流有关定课中的观想以及八步三禅的应用等问题,感觉非常受益。原来最让我感动的人一直就是我身边的人们!师兄们真的都非常棒,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对照、反观自己,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关键就是要看自己对问题的严重性(不善心行的过患)认识有多深刻,有没有要去改变的强烈欲望。自己把什么看得最重要,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朝这个重心倾斜。那我的生命中,是应以佛法、正知正念为中心,还是任由着凡夫心、贪嗔痴去泛滥?发心和初衷,这是永远是我该深思和牢记的问题。
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你想成为什么,你就应该去做什么。如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