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唯识所现,是真的吗

佛法:唯识所现,是真的吗

在《入行论》中曾举了一个关于做梦的例子。一个人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儿子死掉了,因此感到非常地痛苦。可是他突然想到自己本来就没有儿子,儿子也不可能死去。他一下子就从梦中惊醒过来,才发现原来都是梦境所现。

对比《唯识》所讲的心的三分,自证分,见分和相分。那么这个大脑就像是自证分,梦里的我就是见分,儿子死了就是相分。自证分是体,在此之上产生了见分和相分,就像大脑做梦梦见自己以及儿子死掉了。如果在梦里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就能一下子清醒过来,不再痛苦;同样,如果我们能觉察到自证分,发挥自证分的作用,我们也能知道所谓的见分和相分也都是假的,不必执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觉得自己看到的每一样东西很真实。比如,我看到一张桌子,我以为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桌子,其实我看到的只是我的相分。不仅如此,我看到的我自己也是相分,我和桌子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分。这就是唯识所说的,“认识的对象是我们认识的显现,是由认识决定的。”也就是诸法唯识。

对于诸法唯识,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人看到水是水,天人看到是琉璃,还有的恶业众生看到是脓血。这充分说明,众生的认识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见分(能认识)和相分(所认识)也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人来说,因为我们的认识基础还是大致相同的,所以看到桌子都是桌子,草木都是草木。但对于其他类的众生,就不一定是这么回事了。

凡夫都是生活在无明大梦中,而圣者们已经醒过来了。那么他们眼中的世界又是怎样呢?有一位元音老人,在描述他开悟后看到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我们眼中觉得那么真实的世界,其实在圣者的眼中真的是梦幻泡影啊。

我想,唯识大费周章地说明唯识无境的道理,其实是希望学人能回归自己的本心。外在的世界是虚幻的,是不值得眷恋的,临了终究是一场空。唯有转变了我们杂染的识,成就清净的智慧,才能从无明大梦中彻底醒来。

可是,有人也许会提出疑惑,既然外在世界都是虚幻的,那我们还有必要去学习认识它吗,还有必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吗?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借假修真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身体是假的,我们的心念是无常的,我们的身口意业并没有实在的本质,但所有的行为却能影响到我们的心,且全部作数。修习善业能帮助我们获得慈悲,闻思经教能帮助我们获得智慧。如果顺从着凡夫心而随波逐流,我们也必将继续无明颠倒,只能浑浑噩噩罢了。

其实,作为初学《百法》,可能会觉得唯识所展现的道理实在太过玄妙,和我们的常识很不相融,但其基本的道理并不复杂,我摘抄出来大概有这样几句话:

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认识的对象是我们认识的显现,是由认识决定的;

世界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看到什么;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独立的,它是没有受到我们情绪和心态影响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只要反复去体会这些道理,运用学到的道理去观察心运行的规律,可能就能逐渐理解、接受诸法唯识了。感恩!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唯识所现,是真的吗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