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两年多了,随着修学的不断深入以及对佛法正见的理解、接纳、运用。越来越觉得佛法智慧文化的殊胜,特别是对“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觉得这两句真的就是人生的真理,是战胜一切违缘的法宝。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慈悲没有敌人”慈就是给与快乐、悲就是予以拔苦。慈是无缘大慈、悲是同体大悲。所以慈悲就是对一切、所有、全部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在对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无量众生只要还有一个有情众生生不起这种让它离苦得乐的心就谈不上圆满的慈悲。对一切有情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慈悲关爱,所谓一切有情如母。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哪里还能找到敌人呢?!所以慈悲没有敌人,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不要说对待一切有情,就是同为生而为人的同伴也做不到平等心让他们离苦得乐。甚至有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也有种种不善行,儒家也说“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所以在孝道这一点上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但是佛家的“生有安养、死入善道”的孝道我觉得更为究竟。正因为暂时做不到,我觉得这正是修行的意义所在吧。其次“智慧没有烦恼”,佛法讲缘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
佛法讲空不是否定有的存在,而是不要我们执着于这个有,否者就是一种我执,是产生烦恼的根源。正是大多数人对佛法的空的内涵理解不深,所以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外界对佛法消极避世的片面认识。经常看到一些书籍上说道某某因为遭遇人生重大挫折而遁入空门,难道非要遭遇重大人生挫折才能学习佛法吗?当然人生的无常也是切入佛法的一个因缘,但这种智慧文化的学习我觉得绝不应该仅仅是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的一种被动选择,而是要求走出生命的迷惑走向生命的觉醒的一种主动抉择。如果仅仅是前一种被动的选择最终难免导致佛法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片面观,因为众生多是看结果看表象的。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如果具备佛法缘起性空的正见,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所谓的烦恼也是一些因缘条件的和合之物没有自性的,只要解剖了这些因缘,消融了烦恼产生的条件,烦恼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当遇到烦恼对镜时,我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解剖烦恼让其不攻自破。智慧没有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对缘起性空的觉醒是看到一行禅师的与正念同行影视中当一位小姑娘流着泪问禅师我最爱的小狗死去了,我很伤心该怎么办?禅师说天上的白云条件改变时就会变成地上的水,地上的水通过净化沸腾加上一些条件又会变成杯中的咖啡。所以你喝咖啡的杯中就有天上的白云。所以小姑娘的小狗没有死去,只是换了一个生命的组合形态而存在。一切你看到的美好事物都有可能是你的小狗,你在路边看到的小花就是逝去的小狗,你看到的一只欢快的小鸟就是小狗......
听到这里小姑娘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点了点头,在那一刹那我的心灵感受到强烈的触动,既为小姑娘的转悲为喜而高兴更为佛法慈悲智慧的殊胜而深深的感恩。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烦恼违缘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别人为什么对我有敌意或者有意见,我的发心真的是对他们慈悲的吗?我为什么会不开心,这个烦恼是怎么发起来的,源头在哪里?通过自己一番扪心自问的解剖,随之而来的就是莞尔一笑的烦恼消退。我觉得通过智慧文化的学习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喜悦。愿三宝加持我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菩提路上所有同修道友。
善解如来真实义、愿做苦海渡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