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接着上一课导师继续讲解了五类法之间的关系和佛教的三个宇宙观的认识。通过认识这些法与法之间假与实,有与无的关系,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如幻如化,二元对立的世界,由于无明我执,我们错误的将能所对立,使依他起进入到遍计所执,使我们失去正念,从而执著于某一个念头或某一种情绪,使负面的心态像滚雪球一样无限地壮大,使我们陷入到混乱的凡夫心状态,在痛苦烦恼中流转沉沦不得自在。处在这种迷惑颠倒的状态,要想契入空性,导师说了,那简直就是做梦,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凡夫心的过患,对我们凡夫的世界要作重新的审视和认识,并学会把唯识的正见运用到修行生活中,对自己修学生活的环境以及心念进行观察,审视,并如理分别,解决生命中的困扰。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每一个起心动念就是一个依他起,不过这个依他起只是一种现象,一种感觉,是虚幻不实的,我们只要把它看破,它就一文值,对我们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观照力和觉知力,不过导师说,这个观照力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训练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地训练它,不断地强化它,使我们的观照力不断地强大。
关于佛教的三个宇宙观的认识,其中关于心具有主导的地位这一点,我觉得除了要认识到心在这个世界的能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发挥心的这个能动性,选择性。如果我没有学佛,我就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过着约定俗成的生活,随波逐流,为了生活的更好,迷失在五欲六尘的追逐之中,最后稀稀里糊涂地死去,不过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好在我选择了学佛,这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因为它能实现我人生的最大价值。不过虽然学佛了,但是世俗的凡夫心,贪嗔痴习气还是非常的严重,比如说贪,我是贪吃贪睡贪玩贪穿还贪生怕死,我感觉就没有我不贪的东西。现在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我只要看到我觉得好看的衣服我就一定要买,以至于家里橱子里全是我的衣服,每次整理衣服就感到头疼,尽管如此,看到好看的还是买,其实我也知道过度消费有诸多的过患:消耗福报,不环保,培养自己的贪心,我还是有觉知力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想买的心,学了百法知道了这是因为我心王的力量太弱而贪心所的力量太强大了,所以心王根本就作主不了主,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再随心所欲,作心所的奴隶了,如果再这样放纵下去那就是在轮回的业,我一定要发挥心王的权威性,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我多作观察修,安住修,让心王的力量不断强大,真正成为我生命的主人。
关于认识和存在的关系,认识和被认识对象的关系,导师说这是唯识理论的一个重点,因为唯识无境,一切都是我们心的显现,认识的显现。可是我们总是会错误的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独立的,没有受到我们情绪和心态的影响,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学了唯识后我们就知道,我们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诸法唯识,我们现在就处在无明大梦之中,我们应该转变错误的认识,从无明大梦中醒来了,遣除我法二执对我们的影响,不要再执假为真,自寻烦恼,导师说:只要摧毁了我们最重大的敌人我法二执,烦恼的产生就失去了心理上的依据,化解烦恼就变得很容易了。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也就缘起和空性的关系,无为法和有为法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无为法是由有为法所显示,二者不一不异。对于空性的认识我其实还是比较含糊浅薄的,虽然知道它是超越语言,超越对待,超越思维,但我总觉得它太抽象了,很难理解,契入空性就更是不知从哪儿下手了,学了这一课我感觉似乎有点明白了,空性它无处不在,就在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就在每一个依他起的当下,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身口意三业,六根门头,所以行住坐卧皆修行,就在于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当下,不过导师也说:学习佛法一定要有闻思,要有正见,没有正见,在无明的状态下,想要解脱,开启智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契入空性,我们一定还要多闻法义,获得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