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苦难是一场加冕

记得有一天,整个喇荣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雾气中不时飘落一阵毛毛雨。傍晚时分,云雾散去,远远的南山上空,蓦地出现一道弯弯的彩虹。山谷当中传来布谷鸟的歌声,一户户小木屋的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一派春意盎然的山居图悠然浮现在眼底。

我沉浸在四周新鲜清凉的空气中,准备翻译无垢光尊者的《赞颂寂静圣地文》,圆彼恰在此时敲响了院门。

这个圆彼平日里总给人一种英雄好汉的印象,他身材高大壮实,往那儿一站,还真有几分威仪。他来请教几个问题,解答之后,我特意向他询问起出家的因缘。望着对面山顶的那道彩虹,圆彼用平缓的语气,道出往昔的一段无常巨变。

我是唐山人,十一岁那年,在唐山大地震中跳窗才得以逃生。在震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我又搬砖石又和泥巴还盖房子,以致瘦小的身上伤痕累累。

很小就领略了所谓战天斗地的景观,我却并未感到任何乐趣。震后的大地虽被人们重新踩在脚下,但蓝光闪过之后,那房屋倒塌、家破人亡的一幕幕凄惨景象总让人难以忘怀。在这样巨大的灾变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的渺小与无力。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性情也变得内向而暴烈起来。平日我不大擅长言辞,只愿独自思考,还特别喜欢阅读历史著作和名人传记,常常为古人感伤不已,而对于做功课、考大学却总是提不起热情。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长期以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世上存不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若不存在,为何还要依法行事、依理待人,而不能胡作非为、任意妄动?若存在,它又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不去依循?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翻来覆去地盘旋在我的脑海,长久地挥之不去。

高考结束,我知道自己不会榜上题名。于是在技校学习了两年后,我便进入唐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成为一名浇钢工人。后来,一半是工作形势所迫,一半是深感知识太过欠缺,1987年我又考上了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的本科函大,在钢铁冶金系自学五年半后,终于拿到了毕业证书。

应该说我在工作中的表现还算出色,一直是公司连铸技术举足轻重的骨干,以致出家一个月后,单位领导还和我弟弟专程来过喇荣,劝请我回厂继续工作。在读函大期间,我组建了温馨美满的小家庭,爱女也于两年后降生。接着我们又拥有了两套住房,家电也相继置备齐全。我们夫妻感情笃深,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早在中学时代,我的数学与物理成绩便十分出色,甚至产生过用推理的方法推演出宇宙终极真理的想法,当然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对于物质的组成、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我都产生过不少疑惑。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参加工作后及上函大期间,我对这些问题依然没有淡忘,并逐渐发展到想对此进行考察、参访和亲身体验。我翻阅过大量的资料,拜访过许多信众,还走访过许多道教传人等。这些经历虽然未能解开我的疑惑,但收获也确实不小,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也让我越来越想弄清楚真正的人生目的与生活方式。

后来,当我有幸读到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时,我便深深地被这位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悲壮动人的苦行证道故事打动了,尊者的智慧道歌更是震撼我心,把我多年来的迷惑几乎扫荡殆尽,甚至还让我萌发了要去亲修实证的念头。

有位学佛的同事此时又送来了《金刚经》及《六祖坛经》让我参读。第一次看完后,自我感觉似乎有所领悟,可以后再读时,又感到越看越弄不明白,即使查遍佛学辞典与各类资料也是枉然。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太过于自信与骄傲了,原来我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智慧。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佛法的深邃与不可思议。我想若无明师指点,恐怕连经论的一个字、一句偈颂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什么实证了。

1996年夏,有位居士到唐山开讲《六祖坛经》,我便逮着这个机会认真听了一回。听完第一讲的那晚,我彻底失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之时,冥冥中似乎听到一种奇妙的声音在耳畔不断地轻声呼唤,就像是慈父在暗夜中呼唤走失的爱子快快回家。我突然感到自己有一种身处无边旷野的孤独与恐惧,同时也猛然醒悟到,父母妻女其实也同我一样在暗夜里盲目地摸索、挣扎,不知何时就会突遇猛兽深渊,我也终将与他们失散于轮回。

越是深爱着他们,越是惶恐人生短促,我想立即去寻找令自他永久安乐且永不分离的方法。当时的我隐约感到,唯有伟大的佛陀才拥有真正博大深广的慈悲和智慧,才能够真正救度我们。也就是从那夜起,出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了我的脑海。

说到这里,我要深深感谢我的母亲。母亲不但自己崇信佛法,还带领我们家祖孙三代同去北京法源寺皈依了三宝,求受了三皈五戒。一直修持念佛法门的母亲认为,学习佛法是个好事,佛教提倡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益处。但她认为我好好念佛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出家不可。

我当然理解她的心,她是不舍得宝贝儿子离她远行。爱人听说我想出家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仿佛时间在我俩之间已然凝固一般。末了她哽咽着说:“我尊重你的选择,但你能不能等女儿十八岁以后再出家?她现在还小……”“你别当真了,我只不过开个玩笑。”

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只好以谎言来安慰她,不过在心底我却一直在暗自伤痛、暗自斗争。的确,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工作也无法让我脱身,在大家心目中,似乎不能没有我的存在。但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他们又会怎样呢?其实地球会照常运转,他们还会如往日般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只是我自己的生死大事,此生还会有希望吗?

虽然做不通家人的思想工作,但心中的目标却不曾改变。经过反复斟酌衡量,又得遇恩师指点,一年之后,我终于来到了喇荣。对于我的出家,许多学佛的居士和亲友都不理解。但我想雪域之行其实并未离开世间,只不过暂时离开了不利于闻思修行的环境而已。

六祖惠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一方面指出了修行佛法不一定在摒绝尘寰之处,另一方面也并没有让我们不用离开世间的意思。作为一个普通人,身处世间往往会随波逐流而造诸恶业,正如佛语云:若想世间生活和佛法修持两全其美,就如同骑一匹马却要同时上山和下山一样,恐怕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说我:众生皆有佛性,智慧本来具足,又有《大藏经》等众多经律论典为指导,因此,不必依止善知识学法,更不必远离家乡、亲人,花那么多代价去吃苦。但是《华严经》中却早已说得非常清楚:“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如果没有人讲说佛法,虽有智慧,也不一定能懂佛法奥义。况且世间的学问和技能尚需拜明师学习,出世间的佛法智慧,又岂能不依止上师呢?

自己学佛的一点心得体会已让我感受到,只有听法,并得到具有清净传承的上师的加持,智慧方能得以显现。同时,我们还必须认真思维法义,对佛法生起真正的定解,再依此定解如理如法地修持,才能趋入戒定慧三学,真正使自心与佛法相融,从而证悟心的本性。

明白了道理,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的精进实修了。修学佛法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但我相信,漫漫征途上,一定会留下我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听完圆彼的讲述,抬头一看,刚才的那抹美丽彩虹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只见太阳正露出笑脸,在山那边静静地吐露光辉。它的光线正好打在圆彼那轮廓分明的脸颊上,一种刚毅的神情被烘托而出。

我感觉圆彼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在千万条纵横交错的人生小径中,这个小伙子选择了出家的道路。这种举动表明,在他诚实的品性背后已初步具备了一个智者的灵魂。

世间人无论有无善根,往往一生都陷在家庭、工作、事业中,有数不清的烦恼纠缠。能否斩断这些葛藤,是修行能否即生成就的先决条件。很可惜,我见到的大多数人,连金钱这一关都不一定能参破。

朝于斯,晚于斯,行住坐卧都不离“这个”。这样的“修行”会有什么打破生死的前景呢?钱都放不下,你还能放下什么?口里念着钱、手上数着钱的人们,不妨细细品味一下著名女作家三毛在《钱钱钱》当中的一句话:“世上的喜剧不需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漫漫人生征途当中,能否先从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如果一直向钱看,你会迷失方向,而金钱带给人们的祸患既恐怖又致命。内心里一直希望人们都能为真理而生存,不要轻易折腰在“孔方兄”面前。记得过去的一位同学曾对我说:“在家人是为金钱而活着,烦恼极了;你们出家人却为解脱而活着,这真快乐。”

这句话,值得诸位三思。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苦难是一场加冕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