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来自陌生电话检验
今天上午,我一边复习《如何守护菩提心》,一边默默发愿:“无论何时我都要让自己时刻不舍有情,不舍愿心而令增长”。
正在思惟的时候,电话响了,一位陌生的男士推销房产。没有经过思索我就告诉对方,“我不需要”,然后等待对话结束继续闻思修。很显然,对方没有听进去我的回应,仍然喋喋不休,推销自己的产品。经过多次沟通无效后,我就挂掉了电话,继续回到电脑前写分享。
可是面对电脑,我居然一个字也无法写下去。因为我观察到自己的心情有些郁闷,一方面抱怨对方打断了我的思考,一方面认为对方十分讨厌,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感受,不挂电话誓不罢休?
在那么一瞬间,我会发现自己不够慈悲,并且还因为这件小事产生了片刻的烦恼。面对电脑屏幕上的“时刻不舍有情”,我感到非常愧疚。
正在惭愧的时候,马上又有第二通电话来访。听到陌生的声音,凡夫心开始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一次,还未等他开口,我就告诉他,“我不需要买房,也不想出租,不需要贷款,也不需要早教。”
对方听到我的话反馈说,“先生您误会了,我推销的是另外一款产品…”强忍着自己的情绪,在对方讲话的空隙中,告诉对方说,“非常抱歉,我真的不需要,实在对不起。”然后又一次挂掉了电话,接着马上又将电话调整为静音,从心理上,表达出一种:“我不再接受任何人来访”的心态。
重新回到电脑屏幕,看着 “即使有情数量众多,且有些众生可恶,也要对他们心生慈悲,要多生累劫地不断修行。”这句话,一边默默读诵,一边重新审视自己。
我发现,自己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虽然行为无可厚非,但全程也没有生起慈悲心。没有片刻想到对方的因缘,也没有片刻生起慈悲心,整个事件中,贯穿心行的是:“他损害了我的利益,他打搅了我清静的生活”。
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突然感觉人们很辛苦,包括我在内,所有的人都很辛苦。如果不是遭受了生活逼迫的苦,如果不是自己的生命没有安全感,试问有谁会用“学会不要脸,才能更强大”?“不怕得罪别人,有些人就是用来得罪的”的毒鸡汤来激励自己呢?
所谓的毒鸡汤,其实也是面对自己不善的行为,原谅自己的一种方法,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一种妥协。试问,谁还没有为了生存,出卖过自己的尊严,出卖过自己的道德,出卖过自己8小时的工作时间呢?如果面对普通的推销场景我都不能慈悲,我又如何能做到,“时刻不舍有情,不舍愿心而令增长”呢?
想到这里,我取消了电话的静音模式,我想,如果再有第三个电话进来,我一定要认真聆听对方温柔的话语,用更加良好的心态和更加友善的态度,去实践自己对一切有情众生最长久、最温情、也最深刻的承诺。我要让这个美好的菩提心,穿透自己的一切时,一切心行,即使做梦也不舍弃,随时随地都要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