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心的流淌

佛法:心的流淌

上周日听慧恒师兄传帮带好书精读主事培训后,整个过程和后面两天心里都是不开心的。当然不是师兄讲的不好,相反,师兄逻辑理路十分清晰,层层递进,了了分明,不论是传帮带的内容还是自身的身语意表达,都非常的好,为什么不开心,我在前天晚上读法义的时候终于串起来明白了。

周日那天,因为不论是上午的三级修学分享会还是下午的培训,都没有按照我以为,我设定的进行。其实,三级修学分享会还好,虽然没有分享,但主要心的波动来源于早知道不用我分享,我上午就不用在那里呆着,带着个孩子着实不方便,进进出出,影响大家的学习氛围,这个时候,心就已经有波动,而不是自由的流淌。

吃完饭,又赶到坂田学习,当时以为的是2:00-4:00,这个时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真正到两点半才开始,而且慧恒师兄说七点才结束,然后整个分享会重点根本不是八步骤,而是好书精读的流程步骤,及每步背后的发心和用心。而且主事培训也没我们什么事,要同修班才有资格去认证。加上自己常年要午休,不午休整个人思维都是木的,根本转不起来。这时,凡夫心彻底起来了。最突出的当下的心行就是被欺骗了,被善耀师兄骗来了,他自己反倒接孩子去了,整场下来,根本就是慧恒师兄说的,法不入心,如坐针毡。

回来之后,看到群里那些什么随喜赞叹就十分厌烦,很想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又想到善耀师兄发心是好的,其他师兄都学到了,怎么就我没学到,肯定是我自己的问题,接着想那我也随喜赞叹去,心里又不情愿。因为和事先群里接龙的学习内容根本不一样,要是知道培训时间这么长,我肯定是会让自己有时间午休呀,也不至于在四个半小时的培训里眼皮打架,又不能睡觉,那么难受。所以,当下明白了,慧恒师兄说的,流畅的表达能力来自于内心的流淌,每个人都是有流畅表达能力的。

为什么是再看一遍法义,心才被打通呢?因为在当下那刻,被凡夫心打败了清净心,此消彼长,那下被魔性了。本期法义主题,佛教的道德观,听起来那么高大上,我们平时都不喜欢谈论到达,一则觉得道德是阳春白雪,二则觉得自己只要做好自己,道德是那种圣贤之人的事,和我们平民百姓不甚相关。但是,师父从当今社会现状,提出道德的重要性,在从何为道德,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道德的局限和提升及佛教道德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将道德整个概念娓娓道来,纠正我们的概念。道德就是正确的观念,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成就我们的现实利益和究竟利益。尤其是看到现实利益里的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人机关系和睦等,不正是每个人希求的吗?师父说只要我们践行道德,就能在今世或是未来世获得,但不能止步,究竟解脱,究竟利益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原来我们一直渴求的只是个基本的利益,我们现在若是人天福报未得圆满,那就是德行有缺。之前,我看了一本书,大致意思就是德全而不危。整本书从中医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人会生病(主要是情绪这块的),那为什么会有情绪,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贪嗔痴,还是我们德行没有圆满。比如怒伤肝,那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学了这么久,其实我还是一直在往外看,没有向内求。看外面是世界,对确实是符合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空的,那到底因是什么?因就是我们的身语意,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

正如书中所说,心就像一块田。身语意就是种子, 正是这些种子造就了我们的存在。

后面法义的内容更是让人感动,发菩提心,破除二元对立,以一切为所缘。怎样能做到发菩提心,就是以智慧慈悲去破除。

其实,我们的心真的不可思议。师父说我们的心是宇宙的本质,当心中充满智慧和慈悲的时候,适合宇宙相通的,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但我想肯定是十分舒畅的。回到开始慧恒师兄的培训,虽然太困了,当下心态也不好,但也记住了点只言片语。

第一, 心的流淌的概念,和本期法义的心性论十分相通。内心若是有疙瘩,被阻塞,真的很难受,而且表现出来的语言肯定也不开放,遮遮掩掩,支支吾吾。当下,我便想到我的婆婆,我之前一直烦躁她,整天一副哭脸苦脸,情绪又不稳定,其实是她的心里的疙瘩太多了。那么多陈年往事,一件都没放下,没有智慧文化的指引,也放不下。我就那么点小事,心都被波动,都觉得十分不自在,何况于她,该是有多苦。我每次说她的时候,不带一点智慧和慈悲,不就是在那千疮百孔的心上撒盐吗?众生都曾在轮回中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何况她此生本就是我的婆婆,我丈夫的母亲,儿子的奶奶?

第二, 无场可控。师兄说不要怕书友提问,没有一个提问的书友,没有一个回答不出来问题的我,也没有一个场,便是无场可控。我总是希望家庭和睦,家庭的成员按我的设想,相亲相爱。所以我讨厌我的婆婆,因为她最容易生事端,但若是没有一个生事端的婆婆,没有一个处理不了她生出来事端的我,也没有那么一个我想想的相亲相爱的家庭呢?

第三, 每天反观自心。师兄说不要鹦鹉学舌,不要佛言佛语。培训PPT里的每句话,都有他的发心和用心,不要感觉,要用心。是啊,感觉是什么?师父说我们的感觉是迟钝的,错乱的,难以用科学改正的。感觉滋养的是我们的慢心,我们的自以为是。

第四, 师兄说,每个当下,把自己做好,你也不知道你会在哪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动书友。她说曾经有个书友,全程每个她一个好脸色,结束时却说你是如何做到全程这么笔直的坐姿,当下便聊开了。

第五, 很多师兄都说要结缘更多的众生,看看世间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苦。当时心里有些好笑,世间那么多苦,看到又如何?现在想来,是我的心太冷漠,对苦熟视无睹。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稳扎稳打。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心的流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