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和传灯不仅是三级修学的核心,也是生命究竟的意义。更是我尽未来际的责任和使命。
创办小小读书会是我对众生的愿力,是千手千眼计划落实的方式,能参与其中,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感到内心有股力量不断想往外冲,我要在修学上披甲精进,我要拼命传灯。
以前我总想当个好人,总想做点好事,可是没有智慧时我发现很难,我用尽20年才看清面目全非的原因,想做个好人一定要突破认识和依靠模式,不光要有发心还要有善巧的智慧,导师用“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开示我们,众生根机身份千差万别,佛菩萨千百亿化身也需要无量的方便,不光要有积极的态度,更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因机传灯。通过“小小读书会”的学习我明白传灯的目标具体和践行方案,看到了担当义工的意义,也坚定了当前做事的决心和恒心。
世间认为的好人,就是诚实、善良、富有爱心,大家都愿意做个世间的好人。佛陀是最究竟的好人,是世间好人的榜样。在书院学习,就是在三级修学的平台上,克服种种障碍,最终达到目标。
导师说过:”再多的七宝布施,乃至生命布施,所得到的只是外在福德,是暂时的,有限的。
佛法的核心是传承传播。
而佛法在当今的传播状态并不理想,社会需求又日益增多,这对佛教来说不能完成化世导俗的使命,对大众来说不能享受取之不尽的智慧,对双方来说都是损失,我认识到传灯的意义的中要。
书院的模式有引导有氛围,有方法,有次第,在当代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点灯传灯的认识有多深,动力就会有多大。
回忆一路走来的坎坷,我的经历堪称是个传奇,因为无智慧发心发到不敢发心,还有说不尽的委屈,刚学佛时经常会和师兄们放生建寺院啊,整天都是法会捐款,兜里的钱越捐越多,对佛教的看法是越眼花缭乱,整天不是忙着四处攀缘,就是穿梭各大寺院,寻找和自己相应的的法师,对镜来了,由于没有福报撞到特别惨,很多居士又喜好为人师,我执法执都重,通常我会痛苦纠结好几天,来寺院我是掏钱,又掏力,还要不断受气,搞不懂整不明白,是越修越迷,懂的师父呢讲法又比较高深,让我难以理解,我觉得学佛太难了。
传灯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是佛教的需要,还是社会的需要。
虽然进班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半年,让我的生命的品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看着自己在和过往告别。随着学习佛法我在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跟着法义,我又重新走完了我残缺的心路,心里的焦虑、恐惧、浮躁、慢慢的离我而去,心宽厚了,现在语速放慢多了,言语较以前柔和多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坦然。回忆曾经学佛的彷徨和迷惘就揪心,没有一定的愿力是很难接引我的,特别是我这种顽固自负的病患,如果没有传灯工作,我也不能顺利地走进三级修学,我意识到无论做什么,定位很重要。唯有正念,坚定我的信心,可以冲出来,通过发心,可以在利他的过程中自利,义工工作的本身就是在表法,而表法的过程就是对自身修学的一种检验,传灯在我心里的定义,其实就是真实的做自己,真诚的面对他人。就是感染式的把三级修学的殊胜从自身体现出来,而千手千眼弘法思路的落实正好教我一直不会的善巧,把自己放下来,看到很多人依然在迷惑烦恼中,我看清了自己活着一直寻找的价值,真正的慈悲是由心底散发的,从萌芽中的慈悲到坚不可摧,这个过程必须不断努力,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括生生世世的努力,无始戒以来都是我的亲人,我要用智慧文化服务大众,用心来呼唤它们。
传灯是每个人的修行。
小小读书会简单易行可复制,人人都可以做,具有普世作用,通用型,人人都需要的,符合无我无相,是践行服务模式最简单的方法,只要我愿意,我就是菩萨的一只手。我要打开心量,打破主观意识打破先入为主,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善巧开展传灯工作,作为主持人我不仅要修学精进亲和力,还要掌握模式的关键,熟练流畅的表达能力,只有言行合一才具有感染力。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我为和谐社会尽的一份力,是身为佛子特有的爱国方式,更是完成慈悲利他的修行。
多一个人觉醒,多一个人走出迷惑,世界就多一份希望。
我要成为智慧的传播者,为众生创造更多觉醒的因缘。
为迷茫的人们送去光明,为喧嚣的尘世送去一丝佛法的清凉。
我要分享生命成长的每一个喜悦和瞬间,让世界因为有我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