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正式进入《略论》的中士道的第一节课,通过这节课地深入学习,我也从中认识到中士道的重要性以及“有漏皆苦”的涵义。
中士道的重要性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认识到佛法的基础就是:暇满难得、念死无常、念轮回苦、皈依、发心。我在之前的修学中学习到了暇满难得、念死无常,我不断反问自己,有没有做到深刻地认识它们,还是轻飘飘地把它们当做一种知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起转换成心行。反观之后,顿生愧心,因自身的信念还不够坚定,所以转换的效果也是甚微。虽然明了这种暇满人身,是历经过多少生生世世积累的福德才换来的。死是一定的,但死期是不定的。最大问题还是因为没有运用好八步骤,并没有应用佛法智慧来对照自己的生命等流,所以当要运用的时候,就会变得很片面,无法达到透彻。
导师开示道:“凡夫心的力量太大了,不是说一说就解决问题的。如果不对自己下点功夫,很难从中摆脱。只有真正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质,由此联想到,六道众生都在轮回中受苦。尤其当我们对空性有体会后,会认识到自己与众生本来就是一体。具备这样的认知,更能生起同体大悲”。
凡夫心在我执的影响下,始终不能解除自身的惑与业,如果再以此下去,就只会继续轮回。所以导师才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如果对自己还是很客气,就很难从凡夫心中走出来”。过去的我,对自己太过于放逸,我执才会一直占据着自己的内心。
中士道就是让我认识到轮回带来的一切都是苦的,这样要生起强烈的出离心,修学佛法智慧是以脱离轮回与生死为最大的目的。
“有漏皆苦”的涵义
轮回中的一起快乐都是“有漏”的,它并不是真实的,就算生为天人,也无法逃避一个问题,当他们的福报都享尽的那一刻,也要继续堕到另外四道中继续沉沦。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导师开始道:“唯有深刻认识到三有过患,才能对三有生起真切的出离心,希望解脱痛苦。所以生起出离心的前提,就是认识到三界的过患,轮回的过患”。
三界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而我们人类就属于欲界天,有着炽盛的欲望,让我们始终认识不到生命的重要性,就无法摆脱生与死的纠缠。
观察自己一生中所有的一切,不难看出,都是有漏的,都是不究竟的。
就拿有漏的“善”来说,在做善事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做的?真的能做到那种真正无私的心态去做吗?事实上,当去做善事的时候,心里是无法完全宁静的,还是会被一些现象所影响心智。
“生命”是有漏的,因为它不是永恒的,它总有一天会消逝。
“快乐”是有漏的,因为它是建于“苦”的基础上,它是无法成为独立的一种心态。
“色身”是有漏的,因为它是会随着“生命”一样所消逝。
在无常的影响,这一切就都是有漏的,都不是究竟的。
轮回真的是太不好玩了,因为没办法认识感受到自性乐,所以就会自以为这种有漏的“快乐”等于“快乐”。
因为对“有漏皆苦”认识不足,就会在轮回中徘徊,在黑暗中迷茫。如何寻找到突破口,就要认识到必须脱离轮回,才能得到解脱大自在,然后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这个生命白白浪费,之所以让我在“暇满人身”中感受到“有漏皆苦”,就是让我认识到佛法智慧的重要性。就是要我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状况,从而转变成以三宝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