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与智者同行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这句俗话通俗易懂,用在我的求法之路上,是最贴切的了。进入三级修学之前,我是无福之人,跑断肠。逛街式的参学,跳跃式的读书,为的是解决心中的困扰和烦恼。学完利他篇,觉得我是有福之人了,可以做义工了,服务社会了。我有学长引导,有同学们陪伴学习,天天早晚课突破了自我的认知。
今天的班级交流,法喜充满,收获满满,同学们的分享触碰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受。慧修学长的引导,让我思绪万千。她对钱,财富的认知引导。让我这个工薪阶层的人,活得更有自信。马同学今天的分享,没打底稿,分享的还那么好。 真好!听马同学的分享,感觉到你心灵安宁,好德,宽厚宁静。分享的有广度、承上启下贯穿法义、让人,生起信佛信法信僧之心。我懂你。您也是有福之人!在此祝福马同学五福临门。我俩年龄相近,得知你的身体情况,就更感同身受,修行,不仅修心,也是个体力活。这个年龄修学,看书,眼不行,听书,耳又背,记亿力也减退。趁年轻,看智慧书,又能力行,资粮具备,老时体会更真实。这种储备,就象投资、储蓄一样,总有用到时,对生命就能拨云见日。
想当年,面对生活的艰辛,有时真太难了。但我可以通过对自身苦难的反观赋予其意义。人总是有能力借助佛法智慧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的基石,从悔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如果经受了磨难,那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历练。历练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这也叫挫折教育,年轻时,所受的艰难,都是财富。
智者说:“年轻时所受的苦不是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人在跳板上,最难的不是跳下来那一刻,而是跳下来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和患得患失,根本无法向别人倾诉。以为跳不过去了,闭上眼睛,鼓起勇气,却跳过了。”“苦”、“难”对心灵成长是一种修炼,这也是在别人受难时,看到了自己。苦吃透了,就了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还前世的债想,也是为来世创造机会奠定基础。全当是自己需要锻炼的必经之路吧,感觉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坎。正确认识对待苦难,深入法义,感受佛法的力量。
修行都必须要建立在信、愿、行的基础上,信、愿、行是佛教一切法门修行的三资粮。信作为佛法修行的三资粮,首先信佛信法,才能够接触修学佛教的经典。行,对导师有信心,才能够发愿、如理如法修行,改造命运从我做起,从做义工开始。今天亲子沙龙开门大吉,我负责开门迎家人,倍感自己进三级修学时学长义工们的辛劳,也倍感团队的力量强大,做三级修学的义工真幸运。幸福有缘人,快乐我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