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误区。
佛法不离世间法,包括出离心也是。你尽责任、尽义务是应该的,在佛法里,这叫了缘、了债,这样你最后才能了生死。
那么,什么是出离心?为什么修出离心?出离就是出离对世间的贪欲。这个贪欲心是一种心灵的束缚,心灵的压力。有贪心和欲望,心里绝对是束缚的,绝对是压抑的。有束缚了,心就无法解放;有压力了,心就无法轻松。修出离心就是让你的心解放,让你的心轻松,不要有压力。
有贪欲就这样,没有时想要有,有了以后还要更多。比如说金钱,有了一百万,还想要一千万,有了一千万,还想要几个亿……心里不会有满足的时候,越有反而觉得越穷。有满足感,有知足心,才是真正的富裕。如果心里不满足,有贪欲,即使有再多的钱财,也不是真正的富裕。有了权力也是一样,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这都是由贪欲造成的。
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有愿望,但是不能有贪心和欲望。若没有贪欲了,一样可以有理想,有愿望,但是心里不会有压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福报成熟了,就可以实现愿望,这是随缘的。没有欲望,没有贪心,那完全是解放的心态,完全是轻松的心态。有理想,有愿望,但是心里不会有束缚。
贪心和欲望是成就最大的障碍。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多大的成就呢?也是由贪心和欲望造成的。我们为自己的目标、理想去努力,但是因为有贪心和欲望,心里就有束缚和压力了。你心里一慌,一胡思乱想,判断和选择上就会出差错,从而南辕北辙,甚至背道而驰。
因为贪心、欲望,你造了很多恶业,今生会走进绝望,将来还要堕落恶趣,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如果心里没有这样的束缚和压力,不胡思乱想,心态很稳定的话,在判断和选择上就不会出差错。这样,无论你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很快就能成功。不仅能够得到暂时的成就,究竟的成就也就在眼前了。你放下贪欲的心,让自己的心解放,让自己的心轻松,然后就可以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
出离心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放下贪心和欲望的心态。
行住坐卧都用心去做
都是修行。
现在,有很多人总是烦恼痛苦,活得浑浑噩噩,马马虎虎,这叫混日子,不是过日子!怎么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明明白白地过日子多好,样样事都好好去做,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但是往往有些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得过且过,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我们不能这样。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不管是家务事还是家外的事,不管是私事还是公事,遇到了就是一种缘分,既然有这个机会,就应该珍惜,这是了缘的好机会!
什么叫修行?不管是小事大事,样样事都认真、用心地去做。小事别嫌弃,大事也别害怕。连吃饭、洗衣服都用心去做,这都是一种修行。有些人做什么事情都不用心,连吃饭也是,吃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别的事,不知道饭菜是什么味道就吃下去了。
样样事情都应该用心,吃饭用心去吃,行住坐卧都用心去做,这样都是享受,都是修行。
我们要随时随地发好心、发好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父母众生。若能这样,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当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变成了修行,都变成了功德,这才是圆满了。
清扫卫生也是清净自心
越来越清净、自在。
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否则,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很容易让别人起烦恼。我们看着脏乱,这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我们擦灰尘,就是擦业障、擦烦恼,这是一种修行。我们把家收拾整齐了,心里也就干净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而然就能消净。
有这样一则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位比丘非常愚笨,教什么都学不会,一个字也记不住。最后佛让他去扫地,并且在扫地的时候心里做观想:我打扫的不是灰尘,而是我的业障,我的烦恼。他非常虔诚,对佛说的话没有丝毫怀疑。就这样,他每天扫地的时候,心里都不断地这样想。最后,他清除了自己所有的业障与烦恼,修成了正果。
这也是一种消业积福、开悟证悟的方法,而且是很简单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学、不用呢?这些灰尘,不干净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烦恼业障、分别执著。我们把这些都擦掉,把家里打扫干净的同时,我们的心地也会越来越清净、自在。
自己的家就是净土,就是佛国,我们把它打扫得干净整洁,就是庄严佛净土,这就是发心动机。转念消业,能够转心,才能消除业障;能够转心,才能降服烦恼。
我们天天打扫卫生,为什么不这样发心呢?所有的一切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没有什么难的。把心修好了,一切都会好。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一切都会吉祥圆满。我们这样学佛修行,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周围人的变化,才是你修行的进步
而是看你周围人的变化。
佛法是无害的,学佛是不会伤害众生的。而现实中,很多人学佛后,却引起了家庭的纷争。
曾有一位女居士学佛后,开始对所有的家务事置之不理,整天关在佛堂里看似很虔诚地念佛、诵经。家人虽然不学佛,但还要经常给她端茶送饭,因而,引起了家人的强烈不满。
我们是要救度众生,是要为佛教做贡献的。但是,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等家亲眷属做起,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有的人说,我对家人不行,但是我非常慈悲,对别人特别好,别人对我的印象也特别好。这说明了你还不是真的好!因为别人不了解你,你偶尔说几句空话、漂亮话,给点帮助,这没什么可难的。而你身边的,经常跟你接触的人才最了解你。你要做到经常关心、照顾他们,持之以恒地为他们付出,才是真的不容易。你能感化他们,才是真正的进步。
修行的进步,不在于你念了多少咒语,诵了多少经文,做了多少功课,一天打坐了几小时,而是看你周围人的变化。
如果你能影响周围人,他们对你都很满意,才算你有修行了;你能把他们感化了,才算你有进步了!反之,若你周围的人还是跟原来一样,甚至,有的人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糟糕了,即使你念的咒语再多,做的“功德”再多也没用,说明你还是没有修行,没有进步。
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里的水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点点水——因为桶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
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边,一旦找到机会,就会领你走进死亡。尽管你平时脑子很好用,很能规划,非常善于利用时机,但是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些一律都不管用,你想尽办法也逃脱不了死亡。即使你的权势再大,也无法能够阻挡阎罗王的脚步。
有些人快要死了,连医院都没办法救治了,于是跑到庙里想躲避死亡。“能不能找个法力强大的师父念点什么咒语,把这些病魔驱走,让我好起来?”不可能!有些人快要死了,还想:“快把门窗都关上,别让这些鬼魔进来。”想挡住死亡。不可能!这个时候,除了自己往昔所积的善根,无人能救度你,无人能帮助你。
你唯一的依怙就是自己一生中所修的善根。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东西你都带不走,所以佛说“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
断恶行善是对我们生生世世都有意义的事情。人到临终的时候,只有善根可以依怙,所以我们要多积累善根,从现在开始就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断恶行善。在世间我们还有很多缘没有了,很多债没有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去了缘了债,赶在死亡来临之前,把该了的缘了完,该还的债还清,否则就无法了脱生死,无法了脱痛苦和烦恼,无法了脱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