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羡慕别人得到的,也许就是羡慕别人的烦恼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释义】贫穷的人忧虑没有钱财,羡慕富人的享乐,却不知道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地位低下的人忧虑没有官职,羡慕当官的人享乐,却不知道当官的人有当官人的烦恼。贫穷的人,低下的人,有钱的人,当官的人,都忧虑他们自己没有的东西,羡慕称王于天下的人,享受尽了世间的快乐,却不知道做帝王的有做帝王的烦恼,更不知道他们的烦恼比普通人更厉害,也不知道做帝王的反而羡慕群臣百姓的快乐呢!

萨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可谓前程一片灿烂。可惜,就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年他37岁。离官退位后,萨依特的朋友都为他惋惜,其中有富翁、高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认为他会非常痛苦,最少也要来找他们帮忙。谁想,萨依特却回到乡村,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菜,施肥,捉虫,过得平淡而有滋味。没事的时候,他就走村串巷,收集一些民间陶器作为收藏。生活中,他从不理会别人的富贵,更不去羡慕别人的日子,我行我素地过着自己的简朴岁月。

由于他的知识和才能,他很快就在收藏上有了很大造诣。七八年过去,他竟然收集到了几十件世界顶级的民间珍宝。前来买卖的人蜂拥而至,萨依特每卖出一件,都在上千万美元。

有人问萨依特,你怎么会在收藏上有这么大的成就。萨依特说,因为我过得十分简单,从不盲从地去羡慕别人,清静的生活让我可以一心一意地鉴别陶器。

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这使萨依特不但摆脱了烦恼,也把收藏做到了罕见的顶端,成为世界级收藏大师。

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

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羡慕别人的代价,常常就是失去自己。不去羡慕别人,你的日子就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业,达到你自己的目标,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其实,很多事情眼见未必为实,表面上意气风发、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可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也许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也许高处不胜寒,英雄总是寂寞的。在那些令人称羡的条件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根本就没有人关心。每个人的眼睛都只看到他们让人羡慕的地方而已,就像每个人永远只看到自己的不好,看不见自己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说不定一无是处的自己其实并不是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只是自己看不见罢了,那些向来轻忽、不以为意的小事,可能就是别人最羡慕自己的地方。

所以不用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得到的也许就是在羡慕别人的烦恼。

【感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都有自己的困难,都有自己的烦恼,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富贵的人,都避免不了各自生活中的烦恼。所以我们用不着去羡慕别人,羡慕别人不仅会使自己更加烦恼,而且在羡慕别人得到的同时也许是在羡慕别人的烦恼。

【佛门名家】

道生大师

道生大师(372—434年),以《佛性论》称誉于世,后人尊之为“涅圣”。在《大般涅盘经》还没全部译出之前,道生大师已先依经义推论出“一阐提皆得成佛”之说,为朝廷所赞赏。当时不为人所接受,且被视为异端,因此而隐居于虎丘山龙光寺。

传说中,他在虎丘山对众岩石说“阐提可以成佛”时,岩石点头肯定他的说法,而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美传。

“顿悟成佛”说,是道生大师的另一重要洞见。“悟”是潜思于心,超越思虑的。“顿悟成佛”是以毗昙、般若为基础,而又巧妙地结合佛性观,成为中国最早树立真常唯心系统的开端。

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佛陀

【释义】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就应该珍惜。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你却发现有的人却连脚都没有。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说苦恼,痛哭流涕,而后告诉佛,即将远离。

佛说:“离开前,请回答几个问题。”

人说:“既然要走,回答也无妨。”

佛问:“天涯在哪里?”

人答:“天涯很远,在天边。”

佛又问:“天边在哪里?”

“这个……”人回答不出,说,“请佛祖指点。”

佛说:“天涯在你心里。”

人诧异:“天涯怎会在我心里?”

佛说:“既然你已被情伤,走得再远,心仍然受伤,无所谓天涯;如果你觉得伤已平复,更无所谓天涯,天涯就在你心里。”

人说:“谢佛祖指点。那第二个问题又是什么?”

佛问:“你认为的幸福是什么?”

人说:“幸福就是爱啊。”

佛说:“错!幸福就是你还活着。”

人更加诧异:“仅仅活着就是幸福吗?”

佛说:“在这个世间,能活着已经是幸福的。很多人来不及享受生命就匆匆地走了,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吗?”

人说:“活着是一种幸福,可是也有痛苦。”

佛说:“那你认为的痛苦是什么?”

人说:“痛苦就是没有爱了。”

佛说:“错!痛苦也是你还活着。”

人说:“那我更加糊涂,活着是幸福,活着怎么又是痛苦呢?”

佛说:“生而为人,就是要幸福和痛苦一起,这样才叫做人生。你幸福是因为你还活着,你知道痛苦也是因为你还活着啊,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有痛苦呢!”

人说:“那我已知道幸福和痛苦的意义,下一个问题呢?”

佛问:“爱是什么?”

人说:“爱就是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佛说:“错!你这只是两性之爱,没有父母、手足、友人,乃至更多的爱。一个人如果只是局限于两性之爱,未免太过自私,除了你爱的那个异性,还有亲情友情之爱,还有对生活的爱,对你所处的世界的爱,对你身边每一个人的爱,对自己工作的爱,对你所擅长的东西的爱,对需要怜悯者的爱,对各种人世间你所不排斥的人或者事或者物的爱,这种爱难道不比你现在所受伤的爱要博大、深邃很多吗?”

人说:“我懂了,可是这次真的伤得很深啊。”

佛说:“何谓受伤?”

人说:“我心已碎。我的付出没有回报,所以受伤。”

佛问:“何谓付出?何谓回报?”

人说:“……”

佛问:“你做人的要求是什么?”

人说:“……”

佛说:“没有相互的爱,你付出的每一份爱,都应是发自内心的,出于对自己做人的要求,根本与对方爱不爱你无关,爱有时不是出于相互的,不是你爱了别人之后的回报。你接受了每一份关爱,都应该惊喜,应该心存感激,根本与你是否爱过无关,根本不是相互的,这是因为你得到了一份本不该属于你的爱。没有相互的爱,你付出的时候,不应该想到回报;你得到的时候,也不应该想到这是回报。”

人说:“我明白了,我应该以感激的心,去面对生活,我所获得的美好、痛苦,都是生活赐予我的,所以我是幸运的。生活曾经赐予我的,她也有权利收回。感谢佛祖,我决定留下来,继续生活在这里,我会珍惜我所拥有的。”

人大踏步走出佛祖殿堂,外面,阳光明媚,暖风习习。

原来活着就是幸福!

每天世上有那么多人悄然而去,而我们能好好活着,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无端地浪费它呢?应该高效率、高质量地利用我们的生命,使之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要摆脱名缰利锁,看淡恩恩怨怨,用一颗平常之心善待他人、善待生命,从而追求内在心灵的一种真诚和真实。能够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真正的幸福美满,并且真实自在。

活着,就是一种幸运。幸运的是你可以看到那和煦的阳光,幸运的是你可以呼吸着新鲜空气,幸运的是你可以自由地行走于天地间。

【感悟】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其实就是珍惜生命。当你可以活着、笑着、哭着、吃着、睡着,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命的流动时,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多端,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人世间最深刻的幸福与感动,因为我们活着。

【佛禅小故事】

糖饼与《唯识论》

睦州禅师问弟子僧正:“会讲《唯识论》么?”

僧正说:“不敢。只是幼年时读过。”

睦州禅师便拿了一个糖饼,将其掰做两片,问僧正:“这是什么?”

僧正无语。

睦州禅师问僧正:“唤做糖饼是?不唤做糖饼是?”

僧正答道:“不可唤做糖饼。”

睦州禅师却叫过弟子沙弥,问之:“来来,你唤做什么?”

沙弥答道:“糖饼。”

睦州禅师说:“你也讲得《唯识论》。”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羡慕别人得到的,也许就是羡慕别人的烦恼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