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坚定信心,朝着目标一步步地迈进

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法师品》

【释义】譬如有个人非常干渴,想喝水,到一个高地上去,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离水源还很远。像这样不停地挖下去,转而就会见到湿土,渐渐地又见到湿泥。他以坚定的信心挖下去,就会知道已经离水不远了。菩萨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听闻了解,如果没有修行《法华经》的教法,应当可以知道这人离无上正等正觉(成佛)还远得很。如果能够听闻、了解、思维、修习《法华经》的教法,那必然就知道他离成佛不远了。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29天过去了,他一辆车也没有卖出去。最后一天,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来公司。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时,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是一位卖锅者,身上挂满了锅,冻得浑身发抖。卖锅者是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推销员看到这个家伙比自己还落魄,就忘掉了烦恼,请他坐到自己的车里来取暖,并递上热咖啡。两人开始聊天,这位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推销员又问:“全部卖完以后呢?”卖锅者说:“回家再背几十口锅出来卖。”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买不起……”两人越聊越起劲,天亮时,这位卖锅者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5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3个月以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推销员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同时,从第一份订单中,他也悟到了一个道理,推销是一门双赢的艺术,如果只想到为自己赚钱,是很难打动客户的心的。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成长或解决客户的烦恼,才能赢得订单。秉持这种推销理念,15年间,这位推销员卖了一万多部汽车。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

自信是一种说服力。在一开始时,看来仿佛不会成功的事,假如你坚持地做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相反,假如你因为别人的怀疑或批评而犹豫不决、退缩不前,那不用别人的阻挡,你自己就打败了自己。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念,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想要征服的东西。一个人只要怀抱理想和自信,大多能够获得成功。

《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它寓意深刻,给人以真实的启发。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成了正果,若少一难也就不能取得真经了。告诫我们什么?想有成就,想成功,必须要经过许多的困难,甚至缺少一难也不能成功。若心志不坚,就如菩萨所言:“心志不坚难成正果!”唐僧师徒就因立下了坚定的志向,一定要取回真经,所以在途中不怕风吹雨打,不受妖精的引诱,没有贪图富贵,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若没有坚定的信心,哪能取得真经?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不专,见困难就退缩。只要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相反,若没有信心,即使困难不大也不能战胜。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奋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功。

【感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干什么事,想成就什么事业,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朝一个目标努力拼搏,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因为困难有一大弱点,它最怕有信心的人,而成功则又属于有信心的人。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心,并去努力拼搏,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佛家典籍】

《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鸠摩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

做事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米元章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

——[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释义】米元章(米芾)说:学习书法必须专一于书法,不再有其他爱好分心,方能有成就。我听说古代善于弹琴的人,也说必须专攻两三支曲子,方能进入精妙的境界。这里说的虽是小事,但也可以借喻大的方面。佛说把心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么没有办不到的事。所以说,心意开了叉,事情也不能成,心性专一,志向坚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

有两个原本棋艺相当的学生被老师要求对弈。其中一个学生下棋时专心致志,苦研对策,丝毫不为外物所干扰。另外一位学生一会儿想着午饭吃什么,一会儿又看看天上飞过的大雁,却没有全神贯注地下棋。结果可想而知,一心二用的学生输得一败涂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心有旁骛,更不能为外物所役。

“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这就是告诉我们,在观察时就专心观察,在思考时就专心思考,在玩耍时就专心玩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全部精力去做。

有关专家做过调查,人与人相比,智力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就会大不一样。凡是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居里夫人在科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因为她是一个终身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她的成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就容易成功;如果一心二用,就往往一事无成。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预感他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并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如何,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也许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让人难以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事。但是,成功好像从不属于那些浮躁、不去认真学习思考以及做事的人。所以要让自己的空想变为现实,就要抓好每一天的时间,少去空想,多去学习、去思考、去做事,当别人弯腰捡钱的时候,自己不妨继续向前走。

【感悟】

大凡成功者的经验都有共通之处,其中“心无旁鹫,专心做事”可以说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我们想要成功,那就必须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所以说,“心无旁鹫,专心做事做人”是成功的保障,也可以说是“成功的秘诀”。

【佛禅小故事】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

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坚定信心,朝着目标一步步地迈进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