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幸福指数

很多人说到“幸福”时的共同感受: 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可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幸福呢?本课从五个方面做了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心灵创造幸福的法理 。我们向往幸福,首先要用智慧的方法从因缘因果分析顺逆境到来真相,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具备接纳一切顺逆境界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被外境所转,保持与从容。其次要认识到带来幸福的诸多因素,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中,其中身心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德行是基础,身心健康是关键。时时耕耘感恩心、恭敬心和慈悲心的福田,使福报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提高认识,以积极正向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第四要避免追逐欲望带来的过患,这是破坏幸福的大敌。最重要的,则是看清心的不同层面,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知道应该发展什么,舍弃什么,进而从自利到利他,从追求个人幸福,到给予众生幸福,。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幸福。

对我来说,幸福指数不高的原因还在于由“我执”产生的“贪、嗔、痴”三毒带来的烦恼。说到贪,我主要存在别人对我的认可的贪。比方说,这次五一放假,我的外甥女的做法,我就又产生了嗔心。他们一家四口从农村来到城市,没地方住就住我家免费吃住,孩子是农村户口在城市上学我要去求人帮忙,大人的工作我还要去操心找上较合适的,能养一家人在城市生活的。但我一边不忍心不帮,一边又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那么不理解别人?

总是欲望太大,依赖性太强 ,想着能让别人帮的绝不放弃机会,但考虑别人的就很少。 本来已经有四个月基本没烦恼了,这次又对他嗔起来了。我反思自己还是被“我的重要性”给闹的,也是我对她的设定,期望值太高,没有站在他的成长背景,他的处境考虑。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活得也不易,大环境里他们也是被对物质的占用、攀比、竞争搞得心烦意乱,没机会像我现在一样可以接受这些善知识,家庭环境里我们做长辈的也缺少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的教育,缺少的是做人方面的教育。 而我呢,自己的孩子不在身边,我容易把对自己孩子的爱倾注到他们身上,对亲情比较黏着,也有种“优越感”让他们对我产生惧怕,所以我产生痛苦的“第一支毒箭”是我亲手射向自己的,接着我又生了两天气被“第二支毒箭”所伤。本来这事就是小之又小的事,过去就完事了,我还是计较起来了。想想我过去开车在路上还时不时地拉过不认识的老人、小孩儿乘车,干嘛和自己的外甥女计较起来了?

而且,我从因缘因果分析,年轻人能这样也是我当长辈平时惯的,教育不到位,这也是我当时的因导致了今天的果,我不能光埋怨她。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尽力让她能像我一样接近善知识,提高个人修养,避免现在的社会不好的环境影响他,也能让他的思想境界的提高进而影响的到他的儿女,这也不枉费我让他们来城市接受比较高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我订的十本济群法师的书又有了一个需要送的人了。 我现在一想起,我们能在大师的教诲下一起成长,就升起了无限喜悦的心,还有什么烦恼存于心呢?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幸福指数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